[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051.7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0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凌;梅从立;徐东;杨兆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H02J7/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风光 互补 发电 系统 教学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试验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套新型多功能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范围内能源环境正面临巨大危机。石油储量、煤储量均在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严重破坏,对新能源的应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了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在目前众多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技术开发中,潜力大、最具开发价值的是风能和太阳能。它们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低且规模效益显著,是发展最快的新型能源。而太阳能发电不受地域限制,维护方便,故而适用范围广泛。目前,我国正把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作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新高点。
然而,当前总体上我国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却面临着新能源技术方面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这种状况将严重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之对应的,各高校所开展的新能源技术课程才刚刚起步,教学模式还不成熟,配套的专业教材与专业设备,实验仪器都处于良莠不齐,亟待规划和有效开发中。目前,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配套教学设备数量有限,功能比较单一,甚至华而不实,不能积极有效地起到辅助教学,加深理解的作用,严重影响着新能源方面人才的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原理、风光互补与蓄电池充放电、风光互补并网逆变、离网逆变、直流供电等新能源发电有关技术的学习,模块化的解决方案的教学实验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实验操作面板和发电设备;所述实验操作面板上绘制有风光互补性型发电系统的电路连接图;所述发电设备包括模拟太阳光源、太阳能电池阵列、原动风机、发电风机、风光互补型控制器、并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发电器件通过实验操作面板上的电路连接图电连接,其连接关系为: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和发电风机输出电能分别接入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离网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分别并联到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蓄电池经防反二极管与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连接;所述离网逆变器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分别与交流输出接口相连;直流输出接口并联接入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模拟太阳光源用于产生模拟太阳光;所述原动风机用于产生风能驱动发电风机。
所述实验操作面板上设有多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用于检测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流和电压。
所述实验操作面板上连接线路上设有断路器,用于控制电路通断。
所述实验操作面板上连接线路上设有指示灯,用于显示电路通断。
进一步,还包括多路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和显示器,所述采集卡采集所述风光互补型控制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流和电压数据传输到所述计算机,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电流和电压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套系统涵盖了目前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几乎所有的用电方式,采用实验操作面板,结合断路器和指示灯,直观展现了本风光互补型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特色,且方便学生接线与实验操作;
2.专门设有防反二极管的蓄电池充放电分路设计及相关保护功能。采用专用风光互补型控制器对其进行充放电控制,与风机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形成联合供电系统,提供给下一级直流负载或者为离网逆变提供直流电源;
5.独立的离网逆变器模块,实现风光互补系统及蓄电池联合供电的离网逆变过程,为交流负载提供标准的220V交流电;
6.独立的并网逆变器模块,实现风光互补系统及蓄电池联合供电系统的并网逆变过程,将产生与公用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直接输送至市电(电网);
7.设计有独立的数据采集模块,方便实时的监测与存储功能,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存储和图形显示,并可生成数据存储文件,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完成数据存储、打印、显示等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平台功能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平台显示界面面板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平台实验操作面板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系统平台机械图;
附图5为本发明开发的数据采集监控操作和显示界面。
具体实施办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系统实验平台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0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