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523.1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才洪;杨奇能;彭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22 | 分类号: | B65G21/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对接 结构 | ||
1.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包括前导轨(1)和与前导轨(1)对接进入下一工序的后导轨(2),所述前导轨(1)两侧壁的内壁间宽与后导轨(2)两侧壁的内壁间宽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1)的端部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后导轨(2)对接的承接部(11),使得前导轨(1)的端面不平齐,所述后导轨(2)的另一侧壁向外延伸有与前导轨(1)对接的对接部(21),使得后导轨(2)的端面不平齐并与前导轨(1)的端面相吻合,使得前导轨(1)与后导轨(2)对接后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分别在上料导轨底部的两侧,并且前导轨(1)与后导轨(2)两侧面对接的接缝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11)与对接部(21)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转移物料的物料导向座(3),所述物料导向座(3)包括一带有凹槽(311)的底座(31),所述凹槽(311)的一侧面设有与后导轨(2)相通的接口(32),所述底座(31)的一端设有挡板(33),所述接口(32)与挡板(33)之间的凹槽(311)上设有推块(34),所述挡板(33)上设有能够向前推动推块(34)的推杆(35),所述凹槽(311)上、接口(32)的另一侧设有一能够使推块(34)向后复位的活动挡件(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2)与所述接口(32)为一体成型,所述物料导向座(3)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1)为燕尾槽,所述推块(34)为燕尾榫,所述推块(34)与所述凹槽(311)相互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1)的另一端连接有上料振盘(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振盘(5)高于物料导向座(3),所述前导轨(1)为坡式直线型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轨(1)与后导轨(2)对接后的接缝为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新宏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5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热态粉煤灰或炉渣制造无机耐火纤维制品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汽车电池框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