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杂铜精炼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843.3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邬传谷;曹珂菲;张振民;崔大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杂铜 精炼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杂铜精炼炉。
背景技术
传统上,废杂铜使用反射炉进行精炼。传统反射炉的加料口设在顶部,在通过人工从加料口加料(例如添加废杂铜、还原剂)时,容易产生飞溅。此外,传统反射炉都是固定式的,精炼效果差,出铜和出渣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精炼效果好、出铜和出渣方便的废杂铜精炼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包括支座;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有炉膛,所述炉体的侧面分别设有加料口、氧化还原剂喷入口、出铜口和出渣口,所述炉体的端面设有出烟口和烧嘴口,所述炉体可摆动地支撑在所述支座上;氧化还原剂喷枪,所述氧化还原剂喷枪插入到所述氧化还原剂喷入口内;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烧嘴口处;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炉体相连以驱动所述炉体摆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加料口位于炉体侧面,因此废杂铜可以从侧面加入到炉膛内,不容易产生飞溅,而且由于出铜口和出渣口设在炉体侧面,而且炉体可摆动地设在支座上,因此在精炼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炉体方便地进行出渣和出铜,而且氧化还原剂可以从侧面喷入到熔体内,提高了精炼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烧嘴口与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炉体的相对两端面上。由此,燃烧器向炉膛内喷射燃料不会影响烟气的排放。
所述炉体的底部安装有透气砖,从而可以通过向炉膛内供给惰性气体,例如氮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精炼效果。
所述氧化还原剂喷入口为多个,每个氧化还原剂喷入口分别插有所述氧化还原剂喷枪,所述多个氧化还原剂喷入口沿所述炉体的轴向成直线排列。
所述驱动部件为液压缸或气缸。
所述支座包括:基座;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上;和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基座上且彼此间隔开,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支撑轮上面且分别与所述炉体和支撑轮接触。
所述炉体的底部为弧形。由此,便于炉体的摆动。
所述氧化还原剂喷入口邻近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由此,即使在炉膛内的熔体少时也可以很好地保证氧化还原剂喷入到熔体内,进一步提高精炼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的示意图;和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废杂铜精炼炉包括支座8,炉体1,氧化还原剂喷枪(未示出),燃烧器6和驱动部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