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待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9267.0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旺华;吴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3 | 分类号: | 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待机 状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接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待机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作为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液晶电视的技术成熟的基础上,集成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智能电视产生了。智能电视的出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比如,用户可通过智能电视点播节目、观看节目、上网、下载游戏等。
但是,集成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智能电视在用户选择待机状态时,智能电视包含的数字电视播放模块中的电视主板处于工作状态外,智能电视包含的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其它模块及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中的所有模块都处于非工作状态。若在用户选择待机状态前,智能电视在进行下载游戏或下载视频数据,由于用户无法对待机状态进行灵活选择,则在用户选择待机状态后,智能电视被迫停止下载数据;若智能电视为了完成下载,用户只能选择工作状态,则智能电视包含的所有模块均需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功耗。
综上所述,现有的集成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智能电视不允许用户对其待机状态进行灵活配置,且在完成除播放节目和点播节目外的操作时,功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待机状态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待机状态进行灵活选择,降低了功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待机状态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对待机状态进行灵活选择,降低了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制待机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数字电视播放模块接收待机指令,传送给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数字电视播放模块和数字电视接收模块根据所述待机指令获取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控制子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子模块包括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子模块和数字电视接收模块的子模块。
上述方法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系统默认配置信息及自定义配置信息。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监控模块周期性地监测所有保留的子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电源模块控制在预设时间段内未工作的所述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保留的子模块为所述配置信息中设定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子模块。
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待机指令获取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控制子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待机指令获取所述自定义配置信息,根据所述自定义配置信息,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所述子模块的工作状态。
上述方法中,所述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所述子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数字电视接收模块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数字电视接收模块中未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数字电视播放模块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数字电视播放模块中未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未保留的子模块为所述自定义配置信息中设定的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子模块。
上述方法中,所述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所述子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数字电视接收模块将所述自定义配置信息中未保留的子模块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数字电视播放模块;
所述数字电视播放模块通过电源模块,控制数字电视播放模块中未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数字电视接收模块中未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未保留的子模块为所述自定义配置信息中设定的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子模块。
一种控制待机状态的装置,该装置包含:电源模块、数字电视接收模块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为数字电视接收模块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供电;
数字电视播放模块接收待机指令,传送给数字电视接收模块;
数字电视播放模块和数字电视接收模块根据所述待机指令获取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控制子模块的工作状态;
所述子模块包括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子模块和数字电视接收模块的子模块。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含获取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定义配置信息并保存于存储模块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以保存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系统默认配置信息及自定义配置信息。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含一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数字电视接收模块和数字电视播放模块的监控模块;
所述监控模块根据预设的间隔时间,周期性地监测所有保留的子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电源模块控制在预设时间段内未工作的所述保留的子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9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