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无折皱低碳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403.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鸥;何金平;谭佳梅;张永锟;刘先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B21C4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折皱 低碳钢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具体属于热轧无折皱低碳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用CSP热轧生产的低碳钢板中,在厂内质检时,其外观、性能、成份等指标经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但待用户开卷后发现钢卷表面出现有规则的折印,即称为折皱缺陷,为此用户常提出质量异议,折皱质量异议率最高达10.24%。目前控制CSP热轧折皱缺陷方法均采用调整钢中的碳、锰及提高热轧卷取温度的方法。
生产中发现:屈服强度较低、厚度较薄的热轧卷,延伸率较大的低碳钢种容易发生折皱现象。折皱产生是由于“柯氏气团”的产生阻碍滑移的启动,导致材料在变形时出现上、下屈服点而形成了“吕德丝带”现象。产生阻碍滑移与各个用户具体开平设备有关,但材料在变形时出现上、下屈服点与产品生产线的炼钢成分设计、轧制温度工艺和板型控制有关,这就是控制折皱缺陷的依据。统计分析表明,在CSP产线,厚度≤4.0mm普碳钢精整生产的钢卷没有产生折皱缺陷,说明经过精整生产线可以消除折皱缺陷。发生折皱的产品为没有经过精整生产线2.0-4.0mm厚的低碳(C<0.07%)钢卷。由于CSP生产线(薄板坯连铸连轧)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具有板坯薄、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强度高的特点,同时考虑CSP连铸机漏斗形结晶器及连铸拉速快的影响,成份设计时要避开包晶钢范围(C:0.07-0.16%)。在满足国标范围内,采用碳≤0.07%的窄范围成分,尽管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内控交货标准(屈服强度≥235Mpa、抗拉强度370~500Mpa、延伸率≥26%),但屈服强度较低(最低255Mp,≤295Mp的比例20-25%),延伸率较大,导致了事实上容易发生折皱现象的“软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通过调整钢水中碳、锰含量,及调整轧钢卷取温度、钢卷平整而消除钢卷开平易产生的折皱缺陷,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无折皱低碳钢的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热轧无折皱低碳钢的生产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
对于产品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控制钢水中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所生产的钢种的基础上增加0.01%~0.17%重量百分比,但增加后的值不超过该钢种标准规定的上限值;钢水中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在所生产的钢种的基础上上、下调整0.05%~1.0%重量百分比,但调整后的值不得超过该钢种标准规定的上、下限值;其C及Mn的含量调整以满足屈服强度在295~430Mpa范围内;
对于冷轧钢及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C及Mn的含量无需调整;
2)进行连铸及轧制;
3)进行卷取:
对于产品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其卷取温度的控制值在所生产的钢种现有设定的卷曲温度的基础上提高1%~3%;
对于冷轧钢及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无需提高其卷取温度;
4)对生产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进行平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产品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通过调整钢水中碳、锰含量,及调整轧钢卷取温度而消除钢卷开平易产生的折皱缺陷,对于生产厚度≤2毫米的非冷轧钢、冷轧用钢通过平整、冷轧消除钢卷开平易产生的折皱缺陷,从而满足了用户要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措施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生产成品牌号为Q235B的钢种,其原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32%,其原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其原设定的卷曲温度为560℃,产品厚度为1.75毫米。
其步骤:
1)进行冶炼:
由于生产的厚度为≤2毫米的非冷轧钢,故对C及Mn的含量无需调整;
2)进行连铸及轧制;
3)进行卷取:
由于生产的厚度为1.75毫米的非冷轧钢,故无需提高其卷取温度;
4)进行平整。
其所生产的钢经开卷后质检,未发现其存在折皱缺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生产成品牌号为Q235B的钢种,其原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32%,其原Mn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3%,其原设定的卷曲温度为660℃,产品厚度为2.75毫米,该钢种标准规定的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上限值为0.20%,Mn的重量百分比上限含量为0.55%,Mn的重量百分比下限含量为0.10%。
其步骤:
1)进行冶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