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327.1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繁亮;杜润清;胡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繁亮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嫁接 改造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用新品种改接品种低劣的青壮年大果树是当前果树更新的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大问题,由于品种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使很多果农丧失管理,出现大量刨树的现象,使多年生长的大树只因品种落后而毁于一旦;很多群众也试图高接换头,但传统的高接换头方法,由于嫁接的枝条太少,叶面积制造的营养不能够满足大树根系的需要,造成根系大量死亡,因此在嫁接后的次年,常常导致树上与和树下生长不平衡而死树;即便成活了,也极大地延缓了结果年限,形不成树冠;加之那种嫁接方法,迫使结果部位上移,为管理造成很大的难度,不适应观光采摘的需要。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性强的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以需要更新的老果树为基础,包括如下步骤:
(1)将老果树主干、主枝去头,细枝全部去掉,成为待接的砧木;
(2)刮去树干外层粗树皮,使其呈光滑状态;
(3)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尚未出芽的枝条;
(4)沿主干、主枝干确定间距为18~25cm的嫁接点,在嫁接点上开一方口,从方口下边缘切开丁字形口,将接穗削成舌状,切口对接插入丁字形口;
(5)用嫁接专用薄膜绑扎,将枝干上的开口用塑料包扎紧密,切口用防腐剂或凡士林涂抹。
本发明通过对老劣果树及大树改造,实现劣种换优,是一项技术创新,嫁接成功后,当年果枝可生长至1.2~1.4米,果树可得到充分的营养,减少了病、弱、死树,可迅速恢复树冠,改接后的果树一年就能成为便于管理和适合采摘的杯状树形,第二年就开花结果,恢复产量,取得了大冠改小冠、高冠改低冠、劣种改良种、低产变高产,实现高光效树形转换的明显效果,为今后在低产、劣种果园改造中,彻底的改变了用大树换小树的传统落后做法,使老树焕发青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维持了生态的平衡,同时为建设观光农业,采摘果园创造了条件。
本发明的更优方案为:
步骤(5)中,绑扎时,接穗上的腋芽上面只绑扎一层膜,其他缠绕以腋芽为中心,前后扎实,以利于腋芽萌发时能顶破薄膜。
步骤(4)中,嫁接前4~6天将砧木浇一次透水,以增进砧木形成层的活动,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步骤(4)中,将接穗削成舌状时,在接穗基部3cm处向下斜削,由浅入深,斜面平整,斜面的背面尖端两侧各削成0.5~1cm的小斜面,长2cm,最后在芽的上边0.5cm处直切一刀,切断接穗,形成单芽接穗。
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原有的树体骨架,树冠恢复快,在成年大树的骨干枝上进行高接,采用多插接穗,一般在骨干枝的两侧,要求20公分左右插一个接穗,10年的大树需要接100~150个接穗,并按照认为的需要营造出便于管理的树形,解决了果树内膛光腿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结果面积,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操作性腔,高接当年树冠就能恢复,次年即可获丰产,取得了早结果、早丰产、经济效益高的目的,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嫁接时期
一般在初春树液流动皮层易离体时最为理想。形成层组织的愈合以月平均气温22~26℃、相对湿度70~80%时最好;刚下过雨或气温过低过高都不宜进行嫁接。
(二)接穗的选取
改接的品种,应是有市场容量的优良品种;采取接穗的母树应是树势强健、丰产质优无病虫害的中年树;选用1年生中等粗细、芽体肥大的枝条,必须在冬季或早春采集接穗,入窖低温贮存,至嫁接时取出。
(三)准备工作
(1)砧木修剪、刮皮
嫁接前把大树砧木上的老树皮刮掉,并结合此次嫁接进行整形,按照杯状形的树形进行改造,要重新整出一个高光效树形来,并降低结果部位,实施矮化管理,在方便管理的高度上截掉树干和主枝,一般在高度在2米左右为宜。
(2)准备锋利的刮刀(刮老树皮用);嫁接刀和扁铲,扁铲是用来凿老树皮用的专用工具,(最好自己定做)和绑扎用的塑料薄膜。
(3)嫁接前5天左右,给大树砧木浇一次透水,增进砧木形成层的活动,以利提高嫁接成活率。
(四)嫁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繁亮,未经张繁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