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3783.2 | 申请日: | 2012-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赖琼玮;周新平;田华;杨文清;陈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3/04 | 分类号: | C11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31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脱色 废弃物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的回收技术,特别是一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油精炼一般使用活性白土进行脱色净化,通过活性白土的吸附作用脱去油中的有害色素、磷脂、皂素、棉酸等,得到高档次的食用油。活性白土用于植物油精炼脱色净化后成为废白土(即油脂脱色废白土,也即油脂脱色废弃物)。油脂脱色废白土是炼油厂生产油过程中的下脚废料,其产生量为油脂处理量的1~5%。油脂脱色废弃物中含有较多脱酸油,由于工艺及设备的不同,其含量为18~30%。
目前,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油茶企业如春笋般快速的建立起来。我国目前油茶籽油的年产量为20多万吨,按加工过程添加1%的脱色剂计,将产生2000多吨废弃物(即产生2000多吨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2000多吨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中残留有脱酸油360吨以上。目前对这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主要有如下处理方式:
1.人们经常将这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废弃堆放,这样往往会堆积成山,给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地下水,且因其含有较高的残留油脂,极易发生自燃,引起火灾。
2.也有一些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被人们将其与煤混用做燃料,这样会使煤的燃烧效果受到影响。
3.还有一些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被人们通过简单溶剂提取或压榨,得到其中的脱酸油脂后,再将残渣废弃,这样仍给环境造成污染,未很好解决问题。
4. 人们也有将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通过发酵,将其用于牲畜饲料的成分,但这样处理成本较高,没有经济效益。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即回收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中的的山茶油又确保不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以使废白土重新获得活性进行再利用的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其可以回收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中的山茶油(即脱酸山茶油,或叫脱酸油茶籽油);还可以使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中的废白土获得活性,得到重新利用;并且可以解决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变废为宝,增加油茶加工企业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浸出油茶籽油溶液
对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进行一至三次重复浸出:第一次浸出是将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与植物油抽提溶剂以重量比为1:1~3的比例混合,加热至30~60℃,搅拌,过滤,得到油茶籽油溶液和滤渣;第二次及以后的浸出均是将前一次浸出得到的滤渣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浸出,得到油茶籽油溶液和滤渣;
(2).从油茶籽油溶液中提取油茶籽油
将第(1)步所得的油茶籽油溶液加热、搅拌进行脱溶,得到油茶籽油,同时可回收植物油抽提溶剂;
(3).浸出含色素的溶液
对第(1)步所得到的滤渣进行一至四次重复浸出:将第(1)步所得到的滤渣加热干燥,得到干燥的滤渣;采用pH值等于4~7的乙醇与干燥滤渣以重量比为1~3:1的比例混合,加热至30~60℃,搅拌,过滤,得到含色素的溶液和滤渣;第二次及以后的浸出均是将前一次浸出得到的滤渣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浸出,得到含色素的溶液和滤渣;
(4).回收乙醇
将第(3)步所得的含色素的溶液加热、搅拌进行脱溶,得到乙醇和色素;
(5).得到活性白土
将第(3)步所得的滤渣加热干燥,得到活性白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2)步所述的加热脱溶的温度为95~105℃。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3)步所述的对滤渣加热干燥的温度为105±2℃,时间为90±5分钟;第(4)步所述的脱溶温度为95~105℃。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5)步所述的对滤渣加热干燥的温度为105±2℃,时间为30±5分钟。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1) 步对油茶籽油脱色废弃物进行二至三次重复浸出;第(3)步对滤渣进行二至四次重复浸出。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3)步浸出含色素的溶液时还添加有丙酮,乙醇和丙酮的重量之比为2~10:8~0。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符号及名称解析如下:
植物油抽提溶剂:为符合国家标准《GB 16629-2009》的植物油抽提溶剂;
Kg: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代法从茶油籽中提取茶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