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氧化锌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345.0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文伟;吴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3 | 分类号: | C01G9/03;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珊瑚 状大孔 结构 氧化锌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ZnO是一种直接禁带半导体材料(带隙为3.37 eV),在气敏、发光、光催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重要的应用。与致密的材料相比,多孔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诸多应用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多孔材料按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孔材料(< 2 nm)、介孔材料(2-50 nm)和大孔材料(> 50 nm)。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制备大孔材料(或大孔-介孔材料)的方法都需要模板辅助。而且这些方法的制备过程都比较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制备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氧化锌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以水合肼和甘氨酸的混合物为燃料,以硝酸锌为氧化剂,将混合燃料、硝酸锌和乙酸锌完全溶于蒸馏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混合燃料中水合肼所占的质量分数为90%,混合燃料总质量与硝酸锌的质量之比为2.3~4.7,醋酸锌与硝酸锌的质量比为1.0;
2)将装有上述混合溶液的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于400~450 °C加热,溶液经历沸腾、起泡、变干并发生自蔓延燃烧,得到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氧化锌材料。
本发明通过对溶液燃烧法进行改性,一步制得具有大孔-介孔的多层次孔结构的珊瑚状的ZnO。该制备工艺简单、时间短、不需要任何模板或表面活性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珊瑚状ZnO大孔-介孔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珊瑚状ZnO大孔-介孔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珊瑚状ZnO大孔-介孔材料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珊瑚状ZnO大孔-介孔材料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为实施例2制备的珊瑚状ZnO大孔-介孔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将1.250 g 的Zn(NO3)2?6H2O, 1.250 g的 Zn(CH3COO)2?2H2O, 2.654 g 的N2H4?H2O和0.250 g的 C2H5NO2完全溶于15 mL蒸馏水得到透明溶液,再将装有上述溶液的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于400 °C加热。溶液经历沸腾、起泡、变干并发生自蔓延燃烧,即可获得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ZnO材料。
图1和图2分别为所获产物的低倍和高倍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到产物具有类似珊瑚的结构,并且具有大孔-介孔的多层次孔结构。图3为产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经与标准卡片对照可知,所得产物的物相为ZnO。图4为所获产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可进一步观察到其大孔-介孔结构。
实施例2
将1.250 g 的Zn(NO3)2?6H2O, 1.250 g的 Zn(CH3COO)2?2H2O, 5.308 g 的N2H4?H2O和0.500 g的 C2H5NO2完全溶于15 mL蒸馏水得到透明溶液,再将装有上述溶液的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于450 °C加热。溶液经历沸腾、起泡、变干并发生自蔓延燃烧,即可获得珊瑚状大孔-介孔结构的ZnO材料。
图5为产物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可以看到产物具有大孔-介孔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