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防裂流道模胎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8752.8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苏章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防裂流道模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模精密铸造模壳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非金属中空薄壳形态的轻质防止脱蜡时模壳破裂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道模胎。
背景技术
现有熔模精密铸造中模壳制造的流道模胎主要为蜡料(和做蜡模同一材料)做成的实心蜡流道膜胎,个别用金属材料的空心结构甚至是木材质浸粘蜡后构成的流道膜胎。
1、实心蜡流道膜胎有如下缺点:由于蜡的膨胀系数为0.9-1.3%,而模壳的膨胀系数很小,接近为0,在熔模脱蜡时,蜡膨胀形成的压力作用在脆硬的模壳之上,容易使模壳的浇口、冒口破裂;用薄壳形态蜡流道膜胎,由于蜡料脆而强度差,则工艺过程极易破损。
2、金属流道模胎由于结构上采用中空管状形态,管壁上有足够多的小孔,以致在熔模脱蜡时,熔蜡会通过小孔流入膜胎管腔中,从而大大缓解了蜡膨胀作用在脆硬的模壳之上的压力,所以也能有效地防止模壳的浇口、冒口破裂。同时具有良好的制壳承重能力并可以重复使用,金属流道模胎尽管有上述优点,但同时也有如下缺点:
(1)、重量大,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
由于是金属材质,流道模胎较重,工人操作起来劳动强度大。
(2)、对操作人员动作要求高:
由于是金属材质,流道模胎质地坚硬,在熔模脱蜡后从模壳取出时,要求操作人员动作轻缓,否则容易碰裂模壳。
(3)、金属材质成本较高。
3、木材质流道膜胎缺点:
木材质流道膜胎在脱蜡釜的高温蒸汽中或沸腾的水中反而会因自身的膨胀而恶化模壳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金属薄壳形态的轻质防止脱蜡时模壳破裂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道模胎,使模胎减重50%以上,大幅降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提高模壳质量,使模壳不破裂、不破损;进一步地,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不仅可使用独立浇口模胎,独立冒口模胎,还可按需装配成多种组合流道模胎形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质防止脱蜡时模壳破裂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道模胎,包括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由纸、三氯氰胺+谷壳等植物纤维混合物、布、碳素纤维等柔韧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浸沾液态蜡料凝固制成。
优选地,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的结构为中空薄壳形态。
优选地,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通过装配成各种组合流道模胎形式。
优选地,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采用蜡焊方式组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浇口模胎、冒口模胎、主浇道模胎、副浇道模胎可独立使用, 成为独立的浇口模胎、独立的冒口模胎、独立的主副浇道模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轻质防止脱蜡时模壳破裂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道模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所述流道模胎使用轻质的非金属(如纸)材料制成,模胎减重50%以上,大幅降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
2、纸质等非金属材质价格较金属材质价格低廉,而且可重复使用,所以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
3、提高了模壳质量,使模壳不破裂、不破损。
由于金属与木材质的流道模胎质地坚硬,在熔模脱蜡后从模壳取出时,容易碰裂模壳,而所述非金属薄壳形态的轻质防止脱蜡时模壳破裂的可重复使用的流道模胎,其质地柔韧,在脱蜡受到压力后很容易变形,在从模壳取出时即使碰撞了模壳,也绝不会使模壳破裂破损。
4、脱蜡时浇口、冒口不破裂:
由于蜡的膨胀系数为0.9-1.3%,而模壳的膨胀系数很小,接近为0,在熔模脱蜡时,蜡膨胀形成的压力作用在脆硬的模壳之上,容易使模壳的浇口、冒口破裂。而所述非金属薄壳形态的轻质流道模胎,其质地柔韧,在脱蜡受到压力后易变形泄压,从而保护了模壳、使脱蜡时模壳浇口、冒口不破裂。
5、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不仅可使用独立浇口模胎,独立冒口模胎,还可根据需要装配成多种组合流道模胎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轻质防裂流道模胎的多种形态的组合流道模胎示意图;
图2为轻质防裂流道模胎的一体化的浇冒口膜胎示意图;
图3为轻质防裂流道模胎的多种形态的独立浇口、冒口模胎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苏氏工业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含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铆机用热铆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