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278.1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友;高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4/08 | 分类号: | H01G4/08;H01G4/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介电 高压 陶瓷 电容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介电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它采用常规的陶瓷电容器介质制备方法,利用电容器陶瓷普通化学原料,制备得到无铅、无镉的高介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还能降低电容器陶瓷的烧结温度;该介质适合于制备单片陶瓷电容器和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能大大降低陶瓷电容器的成本,同时能提高耐电压以扩大陶瓷电容器的应用范围,并且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背景技术
彩电、电脑、通迅、航空航天、导弹、航海等领域迫切需要击穿电压高、温度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小型化、大容量的陶瓷电容器;一般单片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的烧结温度为1300~1430℃,而本发明的陶瓷电容器介质烧结温度为1250~1270℃,这样能大大降低高压陶瓷电容器的成本,同时本专利电容器陶瓷介质不含铅和镉,电容器陶瓷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另外,本发明的电容器陶瓷的介电常数高,这样会提高陶瓷电容器的容量并且小型化,符合陶瓷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同样也会降低陶瓷电容器的成本。
通常用于生产高压陶瓷电容器的介质中含有一定量的铅,这不仅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而且对性能稳定性也有不良影响。
中国期刊《电子元件与材料》1989年第5期在“高介高压2B4介质陶瓷”一文中公开了一种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该介质材料采用97.8wt.%BaTiO3+0.8wt.%Bi2O3+0.7wt.%Nb2O5+0.5wt.%CeO2+0.2wt.%MnO2的配方,以常规的工艺制备试样,其介电常数ε=2500~2600,tgδ=0.5-1.4%,直流耐压强度为7KV/mm,该介质虽属无铅介质材料,但它存在耐压性较差,介电常数太小。配方组成不同于本专利。
中国专利“一种高压陶瓷电容器介质”(专利号ZL00112050.6)公开的电容器陶瓷介质虽属无铅介质材料,但介电常数为1860-3300,耐电压可以达到10kV/mm以上(直流),烧结温度为1260-1400℃,比本专利高;介电常数太小,远低于本专利,而且配方组成不同于本专利。
中国期刊《江苏陶瓷》1999年第2期在“BaTiO3系低温烧成高介X7R电容器瓷料” 一文中公开了一种BaTiO3中低温烧成高介满足X7R特性的电容器瓷料,该介质材料的配方组成为(质量百分数):(BaTiO3+Nd2O3)89%~92%+Bi2O3·2TiO27.5~10%+低熔点玻璃料0.8%+50%Mn(NO3)2(水溶液)0.205%;其中,所用的低熔点玻璃料是硼硅酸铅低熔点玻璃,介质是含铅的,并且未涉及耐电压,介电常数小于3500,远小于本专利的介电常数, 介质的配方组成也不同于本发明专利。
中国期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3期在“中温烧结BaTiO3基多相铁电瓷料X7R特性”一文中探讨了BaTiO3基瓷料中温烧结机制,分析了中温烧结BaTiO3基瓷料的组成及不均匀结构分布对介电常数与温度特性的影响;所用的BaTiO3原料是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来制备的,这样会增加陶瓷电容器的成本,而本专利所用的BaTiO3、SrTiO3、CaZrO3分别是采用常规的化学原料以固相法合成,组成不同于本专利,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铅,并且未涉及耐电压。
另有专利“高介高性能中温烧结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瓷料”(专利申请号:97117286.2),它是采用固相法合成等价和异价离子同时取代(Sr2+,Zr4+,Sn4+,Nb5+)BaTiO3固溶体,加入适量的硼铅锌铜玻璃烧结剂,使瓷料在中温烧结,其性能为:介电常数大于等于16000,耐压为700V/mm;该专利虽然介电常数高,但是所报道的材料的耐压太差,仅为700V/mm,另外其组分含有一定量的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