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电荷耗尽模式中优化以减小燃料消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475.1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2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B.N.鲁斯;R.D.马蒂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06;B60W10/08;B60W2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耗尽 模式 优化 减小 燃料 消耗 | ||
政府合同权利
美国政府在本发明中具有付清的许可并且在有限的情况下有权要求专利权人以合理的条款许可他人,该条款由美国能源部授予的合作协议DE-FC26-08NT04386条款所提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能源的动力系。
背景技术
本节的陈述只是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不构成现有技术。
动力系可以利用各种能源来提供能量到动力系的扭矩生成装置。电能可以储存在储能装置中并且电能可以用来通过扭矩生成装置提供动力或推进扭矩到动力系。
动力系可以多于一种能源。例如,混合动力驱动动力系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马达使用电能和通过汽油或柴油内燃发动机使用石油能源。其他能源是已知的,包括燃料电池和生物柴油或E85发动机。电能可以通过车辆的工作而恢复,例如通过再生制动。此外,通过以发动机直接驱动马达或驱动交流发电机(例如,作为皮带传动装置),电能可以被产生并储存在储能装置中。此外,储能装置可以通过到基础设施电网的插入连接件被充电。
会希望的是车辆的大部分或全部的储存的电能通过进行路线的过程被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插入连接件可以在行进路线被开始执行之前和之后被使用,可以使用最小化的其他能源。
发明内容
动力系包括内燃发动机,利用来自储能装置的电能的马达和插入连接件。用于控制动力系的方法包括监控燃料切断模式,根据燃料切断模式停止到发动机的燃料流,并且通过包括动力系加速的运行的时间段,根据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利用来自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提供全部推进扭矩到所述动力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
1. 一种用于控制动力系的方法,所述动力系包括内燃发动机、利用来自储能装置的电能的马达、以及插入连接件,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燃料切断模式;
根据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停止到发动机的燃料流;并且
通过包括动力系加速的运行的时间段,根据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利用来自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提供全部推进扭矩到所述动力系。
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允许发动机在所述燃料切断模式期间自由旋转。
3.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允许发动机在所述燃料切断模式期间在向前方向上自由旋转。
4.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全部推进扭矩到所述动力系包括将发动机速度维持在0。
5. 如方案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还包括第二马达和连接到发动机的行星齿轮组;以及
其中将发动机速度维持在0包括平衡扭矩,其由作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的马达和第二马达应用以将发动机速度维持在0。
6.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与维持0发动机速度相关的第一效率;
确定与允许发动机自由旋转相关的第二效率;以及
根据第一效率和第二效率的比较选择性地维持0发动机速度。
7. 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第二效率包括确定燃料消耗以再加热后处理催化剂。
8.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荷状态;
将监控的电荷状态与低电荷状态阈值相比较;并且
根据比较结束所述燃料切断模式。
9.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动力系开动时立即启动所述燃料切断模式。
10.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包括:
监控计划的行进路线;
确定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优选部分以操作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并且
根据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确定的优选部分启动所述燃料切断模式。
11. 如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优选部分包括确定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燃料切断模式将导致在全部计划的行进路线上的最大燃料节省。
12. 如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优选部分包括所述计划的行进路线的终点部分。
13.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所述动力系的输出扭矩;并且
根据所述动力系的监控的输出扭矩超过马达的扭矩限制暂停所述燃料切断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铁矿石中氧化钙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电磁调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