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329.8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3/01 | 分类号: | F01N3/01;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石 离子 净化 汽车尾气 pm2 颗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
背景技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PM2.5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火电厂烟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的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能够有效除去汽车尾气中的PM2.5颗粒,净化空气,减少PM2.5颗粒对人体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它包括设置于汽车排气管上的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所述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设有进水管、进电气石管、排渣管和负氧离子出口,所述负氧离子出口与所述汽车排气管连通,以使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进入汽车排气管中与带正电的PM2.5颗粒中和,从而使PM2.5颗粒凝聚沉淀。
所述负氧离子出口通过负氧离子输送管与汽车排气管连通,在所述负氧离子输送管与汽车排气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当电气石在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内遇水后,产生大量负氧离子。
所述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排气管上设置了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所述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设有进水管、进电气石管、排渣管和负氧离子出口,所述负氧离子出口与所述汽车排气管连通,这种结构,能够使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产生的负氧离子进入汽车排气管中与带正电的PM2.5颗粒中和,从而使PM2.5颗粒凝聚沉淀,有效除去汽车尾气中的PM2.5颗粒,包括1微米的微粒,净化空气,减少PM2.5颗粒对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电气石负氧离子净化汽车尾气PM2.5颗粒装置,它包括设置于汽车排气管5上的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1,所述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1设有进水管2、进电气石管3、排渣管6和负氧离子出口,负氧离子出口通过负氧离子输送管4与所述汽车排气管5连通。在所述负氧离子输送管4与汽车排气管5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当电气石在电气石负氧离子产生器1内遇水后,产生大量负氧离子,所述负氧离子通过负氧离子输送管4、经过滤网,进入汽车排气管5中与带正电的PM2.5颗粒中和,从而使PM2.5颗粒凝聚沉淀。
电气石是以含硼为特征的镁、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质,化学式为NaR3Al6Si6B3027(0H)4 。其中Na可局部被 K和Ca代替;O H可被 F代替, 但没有A l 代替 S i 的 现象。R位置同质多相广泛,主要有 4种组分:R = Mg 镁电气石。R= Fe黑电气石、R = Li+A1锂电气石、R = Mn 钠锰电气石 ,且随产地的不同, 其特征和化学组成也不同。 电气石产生负氧离子的机理为; 空气负离子( 即负氧离子)的分子式是 O2-(H20)n或 OH(H 20)n或 CO 4(H2 O)n 。电气石永久释放负子的机理是归因于电气石对水的电解作用。电气石具有永久性自发电极,这种电极能使其中的水分子发生微弱的电解作用;H2 0电解为OH-和 H+ ,氢离子在电气石电极之间的微弱电流中得到电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3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动式射击游戏健身器材
- 下一篇:一种固体电解质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