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0039.0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华;姜成旭;潘建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凯华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末端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管连接方式,尤其涉及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曝气软管由加强聚氯乙烯和橡胶合成,内衬化学纤维网线,耐酸、耐碱、耐腐蚀、无色、无味、不出油,克服了高压强度。
软管曝气时内壁直径为62.5mm、65 mm。软管壁厚只有0.5~2.0mm,气道短而直,气压损小,软管内外表面光洁度高,不附着生物膜;圆形管线不宜沉积污物。软管在曝气时鼓胀,不曝气时被压扁,压扁时可变孔呈封闭状态,因此停止曝气的时间无论长短,均不会堵塞。在间歇运行时能有效防止污水倒灌。
曝气软管安装时必须先固定好软管末端,再将软管头部超长部分剪去,软管末端留有缚扎绳,将软管缚扎在池壁上的角钢预埋件上。曝气软管的头部通过卡箍固定在曝气软管接头的凹槽内,均匀拧紧卡箍螺帽。这种安装方式由于其末端由于受到缚扎,曝气软管不能完全张开,导致末端通气量大大减小,曝气效果较差;由于缚扎绳无法保证完全同轴居中,导致曝气软管的扭转,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曝气软管打结;由于缚扎导致曝气软管表面褶皱极易积存微生物,蓄积污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克服现有曝气软管连接方法所导致的曝气不均、曝气软管扭转、曝气软管末端褶皱等问题。本发明安装中无需任何施工机具、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由曝气软管、塑料球、不锈钢环及尼龙绳组成,通过塑料球对曝气软管末端进行支撑,并用不锈钢环将其固定在塑料球面上,通过与塑料球相连接的尼龙绳对整根曝气软管进行张紧。张紧力越大,不锈钢环对曝气软管的束紧力越大,曝气软管越难从塑料球表面滑脱。塑料球材质为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的空心体,外径略大于曝气软管内径1~2mm,内径小于外径4~5mm,内部有一个柱体,柱体两端与塑料球壳体相连,柱体直径为10~12mm。不锈钢环外径为塑料球外径的0.5~0.7倍,内径比外径小3~4mm。尼龙绳直径为8~12mm,尼龙绳一端与塑料球中心柱体连接,另一端拉紧后固定在池壁上,张紧度以曝气软管被拉伸5~8%为限。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是:1.曝气软管、2.塑料球、3.不锈钢环、4.尼龙绳。
图2 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中不锈钢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图1 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示意图。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由曝气软管1、塑料球2、不锈钢环3及尼龙绳4组成,通过塑料球2对曝气软管1末端进行支撑,并用不锈钢环3将其固定在塑料球面上,通过与塑料球2柱体相连接的尼龙绳4对整根曝气软管1进行张紧。张紧力越大,不锈钢环3对曝气软管1的束紧力越大,曝气软管1越难从塑料球2表面滑脱。曝气软管1内径为65mm,壁厚1mm,塑料球2材质为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的空心体,外径为67mm,内径为62mm,内部有一个柱体,,柱体两端与塑料球壳体相连,柱体直径为12mm。不锈钢环3外径40mm,内径为56mm。尼龙绳4直径为8mm,尼龙绳4一端与塑料球1中心柱体连接,另一端拉紧后固定在池壁上,张紧度以曝气软管1被拉伸5%为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克服现有曝气软管连接方法所导致的曝气不均、曝气软管扭转、曝气软管末端褶皱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中无需任何施工机具、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曝气软管的末端连接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凯华,未经北京博汇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陈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0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