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成型性和强度的平衡优异的纯钛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864.7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皓久;逸见义男;大山英人;工藤健;村上昌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成型 强度 平衡 优异 纯钛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成型性和强度的平衡优异的纯钛板,详细地说,是涉及以相当于JISH4600(2007年)所规定的两种纯钛的0.2%屈服强度(以下称为“强度”)计具有215MPa以上,并且挤压成形性也优异的纯钛板。
背景技术
钛利用其优异的耐腐蚀性、比强度、轻量性等,在例如眼镜、照相机外壳、移动设备等的框体、汽车等的结构体、自行车和汽车的消音器等的排气系统部件、热交换器的管和片、化工厂容器的电极等广阔领域、用途中得到应用。另外在新材料领域中的利用也得到研究,例如面向燃料电池用隔板的应用倍受期待。
这些多用的纯钛由JISH4600的规格规定,根据Fe、O等杂质量和强度等而存在JIS1类、2类、3类等的等级。随着其等级增加,最低强度变高,根据用途分别使用。
纯钛板之中最多被使用的用途之一可列举片式热交换器(PHE),但从提高热交换率的观点出发,一般为了扩大热交换有效面积,会对于适用于本用途的钛板进行冷挤压成形,使之成为复杂的波纹板形状,对于原材来说是被曝露在极其严酷的挤压环境中。面对这样严酷的挤压成形条件而被利用的纯钛,使用的是规格上成形最容易的软质的JIS1类的纯钛。
但是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率提高并不限于上述这样依据热交换器本身的形状,例如通过载热体(或制冷剂)的流动增加也可以实现,对此需要高的耐压性,因此对于钛板则要求更高强度和优异的成形性。但是,强度和挤压成形性是相反的特性,实际情况是,无法提高能够满足这两种特性的钛板。
作为使纯钛板的挤压成形性提高的方法,例如提出有控制钛的组织(日本·特开2004-285457号)或使钛合金化(日本·特开2002-317234号)。但是,以这些技术为对象的钛,是以具有相当于JIS1类的强度(屈服强度)级别的纯钛的成形性提高为目的的钛,不是以强度级别相当于JIS2类的纯钛为对象。即,强度级别相当于JIS2类时,在JIS1类中主要承担变形的双晶变形难以发生,直接应用以JIS1类为对象的技术,仍看不到成形性提高。
作为具有相当于JIS2类或JIS3类的强度级别(215MPa以上)的纯钛的挤压成形性的提高方法,提出有调整氧(O)和铁(Fe)的含量,并且控制钛的结晶粒径的技术(日本·特开2009-228092号)。但只是控制氧和铁以及钛的结晶粒径,实现挤压成形性和强度的平衡有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成形性和强度的平衡优异的纯钛板。
具体来说,是提供一种具有JIS2类级别(以0.2%屈服强度计为215MPa)以上的强度,并且具有优异的挤压成形性的纯钛板。
能够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纯钛板,由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0.2%屈服强度为215MPa以上,所述纯钛板的组织的平均晶粒直径d为25μm以上、75μm以下,以所述纯钛板的六方晶结晶结构的各晶粒的轧制方向为轴的(11-22)双晶的施密特因子的平均值(SF)和所述d(μm)的关系满足下式(1)。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纯钛板的晶粒的特定面的施密特因子和平均晶粒直径之间满足规定的关系,能够实现挤压成形性和强度的平衡优异的纯钛板。这样的纯钛板作为在热交换器和化工厂等之中作为具有复杂形状的成型品时,具有所要求的高挤压成形性和强度的原材极其有用。特别是作为板式热交换器用的原材有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评价挤压成形性的方法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的A-A’间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润滑材1时的挤压成形性和的关系的标绘图。
图3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润滑材2时的挤压成形性和的关系的标绘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中使用润滑材3时的挤压成形性和的关系的标绘图。
图5是表示挤压成形性和最终退火前的冷轧的压下率(最终冷轧率)的关系的标绘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物排放监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信息互动系统及其互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