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546.5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沈玟璋;王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7;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电子装置是指让使用者用手执持及操作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多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掌上型游戏机及手持式卫星导航器等。这类型的电子装置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及较轻的重量,以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
目前的手持电子装置多利用平面显示模块进行画面的显示,其中又以液晶显示模块的技术较为纯熟且普及化。然而,由于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面板本身无法发光,故在显示面板下方必须具有背光模块以提供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功能。一般来说,背光模块多利用由背板及胶框所组成的壳体对光源等构件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所述壳体支撑并包覆显示面板。然而,若要以背光模块的壳体包覆显示面板,则所述壳体会延伸至显示面板的周缘与手持电子装置的外壳之间,而增加手持电子装置在显示面板周围的边框的宽度,使得手持电子装置无法达到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可达到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外壳及一显示模块。外壳具有一开口。显示模块配置于外壳内且包括一背光模块及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配置于背光模块上且位于背光模块与开口之间。显示面板完全覆盖背光模块,且显示面板的周缘与外壳相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包括一壳体及至少一光源。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的一显示面及一背面,显示面朝向开口,壳体固定于背面。光源配置于壳体且朝向背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触控面板,配置于显示面板上且位于显示面板与开口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其中外壳内具有一挡墙,挡墙将外壳内分隔为一第一空间及一第二空间,第一空间连接开口且位于开口与第二空间之间,显示模块配置于第一空间内,电路板配置于第二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挡墙具有至少一开孔,至少一导线通过开孔连接于显示模块与电路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透明盖体,配置于开口处而覆盖显示模块,其中挡墙包括两连接部及一承载部,两连接部分别从外壳相对的两内壁延伸出,承载部连接于两连接部之间,显示模块承载于承载部上,透明盖体相对的两端从显示模块的周缘延伸出且分别承靠于两连接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粘着层,其中透明盖体通过粘着层粘着于两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承载部包括两侧墙及一底板。两侧墙分别连接于两连接部。底板连接于两侧墙之间,其中显示模块承载于底板上,且被限位于两侧墙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透明盖体的周缘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模块的周缘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完全覆盖背光模块,显示面板的周缘与外壳相邻而受到外壳的保护。由此,背光模块并未延伸至显示面板的周缘与外壳之间,而可减少电子装置在显示面板周围的边框的宽度,以达到窄边框的设计需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显示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5A为图1的电子装置于第一开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B为图1的电子装置于第二开孔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1的电子装置沿B-B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外壳
110a:边框
110b:挡墙
112:开口
114:连接部
116:承载部
116a:侧墙
116b:底板
118:第一开孔
119:第二开孔
120:显示模块
122:背光模块
124:显示面板
122a:壳体
122b:光源
124a:显示面
124b:背面
130:触控面板
140:电路板
160a、160b、160c:粘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