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拉机两用水田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604.2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骆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宗涛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2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两用 水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制拖拉机的行走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制车轮,主要作主动轮用。
背景技术:
现在拖拉机上装配的两用轮,在水田中行走时,易打滑,而使拖拉机的牵引力变小,以致不能行走。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易损坏车轮,另外转向困难。打滑是因为水田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了,其原因是水田轮的表面卡塞了土泥。正常情况下,拖拉机的行走是靠拖拉机上的动力克服主动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力而行走的,也就是说主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小,拖拉机的牵引力就越小,反之亦然,水田轮上卡塞土泥后,卡塞在水田轮上的土泥作用在地面上分散了原水田轮在地面上作用面的压力,所以水田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小,而卡塞在水田轮上的土泥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又小于原水田轮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所以水田轮卡塞土泥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变得比不卡塞土泥要小,出现打滑,造成拖拉机的牵引力降低。在硬质路面上行走易损坏车轮,是因为水田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单一,没有弹性,不管拖拉机对水田轮施加多大的压力,水田轮对路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一定,不能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水田轮损坏和转向阻力大。另外水田轮外面的径向面积大,转向时与水田中的土泥接触面积大,所以阻力大转向困难。
发明目的:
提供一种水田轮,使水田轮在水田中与地面能产生和水田轮在硬质路面上一样的摩擦力,即使拖拉机在水田中行走时,获得与拖拉机在硬质路面上行走一样大的牵引力,且操作方便即转向阻力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拖拉机两用水田轮,包括轮毂.轮辐.轮辋.轮齿片以及轮外圈等构成。通常轮辋是由金属条设置一圆周构成,里面连接轮辐.轮毂。外面均匀地分置若干轮齿片,轮齿片外面再设置轮外圈。具体要求是:1.轮外圈的轴向宽度要大于或等于轮辋的轴向宽度。可扩大了水田轮与地面的直接接触面积,防止水田轮在水田中过度下陷;2.轮辋.轮外圈分别位于轮齿片的内.外端正中间。这样可使轮外圈单独承受水田轮及来自水田轮的压力,不会使轮辋经水田中的土泥对地面施加压力,使水田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减小;3.轮齿片的轴向宽度要等于或大于轮外圈的轴向宽度1倍以上。可以额外加大水田轮在水田中与泥土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4.轮辋与轮外圈相间隔大于或等于轮外圈的径向宽度的距离。其作用可减少水田轮转向时与水田中泥土对其两侧的阻力;5.轮齿片为一平直片,内端的方向与水田轮的中心点相一致。其作用是:可使附着在水田轮上相邻轮齿片之间的泥土,在水田轮转动的过程中被分离出去,以减少水田轮的额外重量,利于行走;6.轮齿片的外端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中间的高度小于轮齿片的轴向宽度的1/10。其作用是:在硬质路面上时轮齿片的两边不接触路面,减少转向阻力;7.轮外圈的外端弧度与轮齿片的外端弧度相一致。其作用是:可使水田轮在经过不同质地.不同倾斜面的地面时,能自动调节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以保持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拖拉机两用水田轮在水田中行走能获得与在硬质路面上行走一样的摩擦力。也就是说拖拉机在水田和硬质路面上能有一致的牵引力,且转向阻力小于现有两用水田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发明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的1-轮辋,2-轮齿片,3-轮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实施例所示:.轮辋(1)与轮外圈(3)相间隔大于或等于轮外圈(3)的径向宽度的距离;其作用可减少水田轮转向时与水田中泥土对其两侧的阻力;轮齿片(2)为一平直片,内端的方向与水田轮的中心点相一致,其作用是:可使附着在水田轮上相邻轮齿片(3)之间的泥土,在水田轮转动的过程中被分离出去,以减少水田轮的额外重量,利于行走。
附图2实施例所示:轮外圈(3)的轴向宽度要大于或等于轮辋(1)的轴向宽度;可扩大了水田轮与地面的直接接触面积,防止水田轮在水田中过度下陷;轮齿片(2)的轴向宽度要大于轮外圈(3)的轴向宽度1倍以上;可以额外加大水田轮在水田中与泥土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轮齿片(2)的外端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中间的高度小于轮齿片(2)的轴向宽度的1/10;其作用是:在硬质路面上时,轮齿片(2)的两边不接触路面,减少转向阻力;轮外圈(3)的外端弧度与轮齿片的外端弧度相一致。其作用是:可使水田轮在经过不同质地.不同倾斜面的地面时自动调节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以保持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宗涛,未经骆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货柜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