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UI调试触控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2910.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9/4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ui 调试 触控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试触控屏的方法,尤其是指利用UI调试触控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屏作为一种较简单、成熟的人机交换设备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触控技术的实现主要有电阻式感应、电容式感应、红外线感应等。现阶段,应用较多的是电容式触控屏,手指或者金属笔等可以直接触碰触控屏,根据电容的变化判断触碰点的具体位置,因此在触控屏界面上直接点击操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但现阶段为了调试触控屏上的各种参数,如调试触控屏的线性度(如手指在触控屏上沿直线运动与触控屏报点连成轨迹和该直线吻合程度,线性度越高说明报点越精确)、灵敏度(触控屏的门槛值,门槛值高低将影响报点率)等参数,测试人员往往需要拆开移动设备通过PC机调试,令众多厂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导致调试速度慢降低生产效率;而借助PC机调试触控屏,这样做难免存在很多弊端,如触摸屏抗干扰情况未知、线性度测试不佳、查看感应值数据时不直观以及需要额外设备等,因此如果能够在移动设备内开发应用程序来调试触控屏的话,不但调试更加方便,而且在移动设备可直接查看触控屏信息,不用借助PC机、串口或USB等设备。
由上述可知:利用移动设备内开发应用程序调试触控屏会有更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所述触控屏失效时,此时系统不能响应,而这时就必须借助PC机来调试,因此如果能将移动设备内开发程序与PC机结合的话必将拥有两者的优点,即采用UI(用户界面)调试触控屏并提供PC机调试接口的形式来调试触控屏必将有更多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调试更加简单,又可以在移动设备直接查看触控屏信息的调试触控屏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UI调试触控屏的方法,其步骤如下:首先,从用户层中下载固件程序;其次,继续在用户层中校准所述触控屏,使其可以正确的报坐标;最后,调试所述触控屏的各个功能模块。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UI调试触控屏的方法,不但采用的步骤更加简单,而且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需要调试触控屏对应的各个参数,直接在移动设备上查看触控屏信息调试后的性能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驱动层的组成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JNI库的组成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UI调试触控屏所涉及的主要开发模块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利用UI(用户界面)调试触控屏的方法中,涉及一种软件架构模型,其由触控屏、驱动层和用户层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触控屏通讯方式采用I2C通讯协议,驱动访问触控屏调用内核I2C一些方法跟触控屏进行通讯;所述驱动层请参考图1所示,主要由初始化函数、打开函数、设置模式函数、读函数、写函数以及关闭函数这六个模块组成;而用户层由JNI库(即由C语言编写编译成库供java程序调用)和UI调试触控屏两部分构成。
所述驱动层中的六个模块中,所述初始化函数用于初始化和创建设备,所谓初始化主要用于设置中断引脚、I/O、触控屏上报系统参数等;所述打开函数由系统分配设备并打开设备;所述设置模式函数用于设置触控屏模式,该模式主要开发模块列表,且每个开发模块对应一种模式,根据所述模式设置所述触控屏状态寄存器;所述读函数根据所述模式分支(即状态寄存器不同数值分别对应每种模式)读取数据;所述写函数根据模式分支写入数据,主要跟触控屏通讯采用读函数和写函数这两个接口;所述关闭函数用于销毁设备(即删除设备)。上述六个模块中,只有所述初始化函数由加载驱动函数(即驱动载入系统)调用,而其它模块由JNI库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地锚桩的打桩设备
- 下一篇:互联网IMC / ICT 配置机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