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油酸、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156.7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印;关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北辰创业树脂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6 | 分类号: | C09D11/06;C11C1/04;C11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油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油酸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油酸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油酸,也含有少量的软脂酸、硬脂酸及亚麻酸。其中,亚油酸的化学名称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油酸的化学名称为9-十八碳烯酸(C18:1)。豆油酸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性油脂中,例如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等。
目前,制备豆油酸普遍以豆油、大豆油脚或豆油酸油为原料,通过酸性水解法或碱性水解法(即皂化酸化法)制备得到,其具体生产工艺根据所用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陕西粮油科技“豆油酸的制备”以豆油为原料,经过皂化、酸化、沉降分离、水洗、干燥和减压蒸馏等步骤制得白色或淡黄色油膏状的豆油酸;大豆油脚通过在催化剂存在下高压二至四次水解和减压蒸馏获得液体工业脂肪酸;豆油酸油亦可通过多次水解、脱水脱气、蒸馏脱色获得液体豆油酸;粮油与油脂“大豆油脂肪酸溶剂法分提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法制得液体脂肪酸中饱和酸含量2~3%的豆油酸。迄今国内已公开的相关专利申请有“植物油皂脚无触媒水解生产脂肪酸的工艺”(申请号99112241.0),“植物油皂脚中脂肪酸的分离提取工艺”(申请号:200610086288.4)等。上述相关文献均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能耗较大、制备费用高等问题。
现有的豆油酸的制备方法都关注于亚油酸的提纯,其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尿素进行络合,将豆油酸中的亚油酸提纯富集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纯度比较高的亚油酸产品,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豆油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比较低,一般都不超过45%;并且存在制备得到的豆油酸部分为固体状或残留溶剂,包装和使用不太方便。所以,制备得到的豆油酸主要应用于医药、人体保健和美容化妆等方面,尚未有生产油墨连接料用豆油酸工艺的文献报导。
油墨由色料、连接料、填料、助剂组成,颜料经过充分的搅拌、研磨后,使细小的颗粒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固-液态的胶黏状悬浮分散体系;而油墨的流变性、干燥性、抗水性、光泽等主要由连接料的性质决定。所以油墨连接料的组成、成分及性能直接影响到油墨的质量。油墨连接料的碘值是对优质不饱和度的描述,油脂的不饱和度决定了分子活性,此分子活性对外表现为干燥性,而豆油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越高,其碘值越高,干燥性更好;油墨连接料的酸值太小的话对颜料的润湿性差,油墨流动性能不良,光泽差。所以作为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需要是液态的,其组分中亚油酸的含量要达到50%以上。
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豆油酸的生产工艺,以制备得到能够用于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产品,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豆油酸,其为液态、亚油酸的组分大于重量百分比55%,其碘值、酸值、皂化值满足油墨连接料的使用要求,并提供了制备这种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工艺具有原料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不残留有机溶剂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油酸,所述豆油酸为液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亚油酸50-60%、亚麻酸25-40%、油酸3-8%、饱和脂肪酸5-10%。
豆油酸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豆油酸中亚油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5-60%。
豆油酸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豆油酸的碘值为135-150mgI2/100g,酸值为195-202mgKOH/g,皂化值大于196mgKOH/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配料:将大豆油与去离子水按照1∶1-4的重量比装入反应釜内,搅拌;
2)皂化:将浓度为22-32wt%的NaOH溶液在20-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然后继续搅拌并加热,将物料温度控制在85-98℃,反应时间控制为3-12小时,其中,大豆油与NaOH溶液的重量比为1∶0.4-1.0;
3)酸化:将浓度为35-65wt%的硫酸在15-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物料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之间,搅拌后静置7-16小时后放掉废酸液,其中NaOH溶液与硫酸的重量比为1∶0.7-1.3;
4)水洗:将45-85℃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并静置3-7小时后,放下层废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放出的水pH值为7时,将上层混合脂肪酸输送到蒸馏釜内;
5)蒸馏:在氮气保护下,对蒸馏釜内的混合脂肪酸进行蒸馏(减压蒸馏),真空度控制在0.09MPa以上,温度控制在220-320℃,蒸馏得到豆油酸进入产品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北辰创业树脂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北辰创业树脂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