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渗透取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08448.9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三村等;林野;田中诚一郎;水内贵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那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24/24 | 分类号: | B01D24/24;B01D2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取水 设备 | ||
1.一种渗透取水设备,在集水埋管的周围及上侧配置有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在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上侧配置有水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埋管由绕线形过滤器构成并在逆流清洗时被用作逆流清洗水供给管,所述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由上层和配置有所述集水埋管的下层这两层构成,所述上层是粒径为1~8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下层是粒径为2~15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3000mm。
2.一种渗透取水设备,在集水埋管的周围及上侧配置有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在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上侧配置有水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埋管由绕线形过滤器构成并在逆流清洗时被用作逆流清洗水供给管,所述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由上层、配置有所述集水埋管的下层、和所述上层与所述下层之间的中间层这三层构成,所述上层是粒径为1~8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下层是粒径为3~2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3000mm,所述中间层是粒径为2~15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
3.一种渗透取水设备,在集水埋管的周围及上侧配置有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在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上侧配置有水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埋管由绕线形过滤器构成并在逆流清洗时被用作逆流清洗水供给管,所述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由最上层、配置有所述集水埋管的最下层、所述最上层正下面的第二层、和所述第二层正下面的第三层这四层构成,所述最上层是粒径为1~8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最下层是粒径为5~3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3000mm,所述第二层是粒径为2~15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第三层是粒径为3~2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
4.一种渗透取水设备,在集水埋管的周围及上侧配置有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在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上侧配置有水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埋管由绕线形过滤器构成并在逆流清洗时被用作逆流清洗水供给管,所述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由最上层、配置有所述集水埋管的最下层、所述最上层正下面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正下面的第三层、和所述第三层正下面的第四层这五层构成,所述最上层是粒径为1~8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最下层是粒径为8~5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3000mm,所述第二层是粒径为2~15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第三层是粒径为3~2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所述第四层是粒径为5~30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500mm。
5.一种渗透取水设备,在集水埋管的周围及上侧配置有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在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上侧配置有水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埋管由绕线形过滤器构成并在逆流清洗时被用作逆流清洗水供给管,所述集水用及逆洗水分散用介质由粒径为1~8mm的粒状物的集合体且层厚为50~3000mm的一层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那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那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支撑圆弧类部件的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LED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