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方法与固体物料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878.9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辉;付作立;王德成;高扬;袁洪方;马晓刚;蔡桑妮;孙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物料 分离 方法 固体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方法与固体物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两种方法被广泛用于干燥生产中的固体物料收集,分别是沉降法,即利用气流在沉降室内速度骤减,靠被干燥的物料自身重力沉降的方式进行物料的收集,利用沉降法收集物料的装置称为沉降室,该装置的缺点是体积巨大,对粉末性物料的收集效果不好;另外一种典型的固体物料收集方法是旋风分离法,即通过在装置内形成外部自由涡和内部强制涡,靠离心力的作用进行物料的收集,利用旋风分离法进行固体物料收集的装置是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体积较小,而且能够分离出细小的粉末性物料,但是旋风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很大,特别是需要分离的物料中存在细小的粉末性物料时,压力损失更大。
因此,研究一种占用空间小,分离效果好,压力损失少的气固混合物料分离方法和装备对固体干燥物料的收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的连续生产,且对物料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压力损失小、分离效果高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该固体物料收集装置包括分离筒体10、气固料入口30、气体出口50和关风器出口40;其中:
所述分离筒体10上部为由盖板14、筒体15和侧板13围成的半圆柱形筒体,分离筒体10的下部为逐渐收缩的变径筒体12,所述半圆柱形筒体和所述变径筒体12内部相通;所述气固料入口30布置在侧板13上;所述气体出口50布置在筒体15上;所述关风器出口40布置在变径筒体12的下方。
所述气固料入口30与气体出口50平行布置。
所述气体出口50包括出口筒体52,所述出口筒体52伸进筒体15的长度为筒体15半径的1/3-2/3。
所述筒体15的高度为使气固料入口30和气体出口50的中心距大于其半径之和。
所述变径筒体12的高度为使变径筒体12侧壁与水平面的最小夹角高于物料的休止角。
所述气固料入口30的中心在侧板13中心线上,为中心布置;或者所述气固料入口30中心不在侧板13中心线上,为偏置布置。
一种使用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具有一定流速的气固两相混合物料从气固料入口30进入分离筒体10;
(2)在半圆柱形的筒体15内,混合物料流形成旋风,质量较大的固体物料将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沿筒体15内表面下降至关风器出口40位置并随着关风器44的转动被排出,进而实现分离;
(3)质量较小的固体物料随气流完成旋风,气流在与侧板13撞击后速度将会降低,且会向气体出口50方向运动;速度较小的气流不足以带动固体物料继续运动,固体物料在撞击侧板13后沿侧板13落下,最终通过关风器44被分离出来;
(4)其余细小的粉末物料将随着气流从气体出口50排出,进入下一级除尘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压降损失小、分离效率高。与传统的沉降室相比体积更小;与传统的旋风分离设备相比压降损失更小。
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方法处理量大,相比旋风分离器。降低了压力损失,在分离小尺寸固体物料时,分离效果比沉降室好,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实现分离效果和压降的最优化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的轴测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中心入口的筒体内气流运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气固混合物料的固体物料收集装置偏置入口的筒体内气流运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分离筒体 43 支撑座
11 第一法兰 44 关风器
12 变径筒体 45 第二法兰
13 侧板 50 气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式制热装置
- 下一篇:异丁烯(共)聚合物型粘合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