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477.3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马铁军;谢红霞;杨思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24;B23K11/36;B23K37/0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端头 成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1)、电源(28)和控制器(29),电源(28)和控制器(29)固定在工作台(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型夹具和加压机构;成型夹具包括右支撑架(2)、右止挡气缸(3)、右导向套(4)、右止挡气缸轴(5)、右安装套(6)、下导电极(7)、下导电板(9)、绝缘胶木板(10)、成型夹具安装座(11)、左安装套(12)、左止挡气缸轴(13)、左导向套(14)、左止挡气缸(15)和左支撑架(16),成型夹具安装座(11)固定在工作台(1)上,下导电板(9)设计为水冷结构;成型夹具安装座(11)上从下到上依次固定绝缘胶木板(10)、下导电板(9)和下导电极(7),下导电极(7)通过螺钉压紧在下导电板(9)上,下导电极(7)的上表面中心位置有矩形凸台面;左支撑架(16)和右支撑架(2)分别固定于工作台(1)上成型夹具安装座(11)的左右两侧,左止挡气缸(15)由左支撑架(16)支撑,左止挡气缸轴(13)与左安装套(12)固连,左导向套(14)套在左止挡气缸轴(13)上,并通过一个支撑与成型夹具安装座(11)固连,左绝缘块(34)位于左安装套(12)中、由左安装套(12)顶部的两个螺钉顶紧;右止挡气缸(3)由右支撑架(2)支撑,右止挡气缸轴(5)与右安装套(6)固连,右导向套(4)套在右止挡气缸轴(5)上,并通过一个支撑与成型夹具安装座(11)固连,右绝缘块(33)位于右安装套(6)中、由右安装套(6)顶部的两个螺钉顶紧;左、右安装套(12、6)的下表面与下导电极(7)之间留有间隙;定位气缸(30)固定在成型夹具安装座(11)后面,位于加压气缸架(25)与固定绝缘胶木板(10)、下导电板(9)和下导电极(7)之间;定位块(32)与定位气缸轴(31)采用绝缘连接方式固连;加压机构包括加压气缸(24)、气缸轴(23)、上导电板安装座(22)、绝缘胶木板(21)、上导电板(20)、水冷套(18)和上导电极(17);加压气缸(24)置于加压气缸架(25)上方,上导电板安装座(22)与气缸轴(23)固连,上导电板(20)隔着绝缘胶木板(21)通过螺钉与上导电板安装座(22)固连,上导电板(20)的下方安装水冷套(18),上导电极(17)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嵌入水冷套(18)中;上导电极(17)下端面尺寸与下导电极(7)的矩形凸台面尺寸等大并两两对中;电源(28)采用中频逆变电阻焊直流电源,并靠近加压气缸架(25)安放,电源(28)的正、负输出端通过导电排(26、27)分别与上导电板(20)和下导电板(9)电连接;控制器(29)与电源(28)之间有接口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电极(7)材料是纯金属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电板(9)材料是紫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电极(17)材料是纯金属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电板(20)材料是紫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套(18)材料是紫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排(26、27)材料是紫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传感器(19)是μm级高精度位移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绝缘块(34、33)是耐高温绝缘陶瓷材料。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多丝铜线束端头成型装置成型多丝铜线束端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给出成型槽闭合信号,控制器(29)接收到成型槽闭合信号后,发出左止挡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6)、右止挡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6)和定位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8);左绝缘块(34)和右绝缘块(33)靠拢下导电极(7)的两侧,定位块(32)向前顶出,形成成型槽;
(b)将多丝铜线束(8)需要成型的一端放入成型槽,使多丝铜线束(8)的成型端靠拢定位块(32);
(c)控制器(29)接收到成型启动信号后,发出加压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7),气缸轴(23)随即推动上导电极(17)向下运动直到将多丝铜线束(8)端头压紧在下导电极(7)的上凸台面上;
(d)控制器(29)发出电源(28)的开始通电信号;电源(28)按设定电流值开始通电,给多丝铜线束(8)端头提供变形所需的热量;
(e)当控制器(29)检测到位移传感器(19)的实际变形位移量等于设定的变形位移量时,控制器(29)发出电源(28)的通电结束信号;
(f)控制器(29)关断加压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7),上导电极(17)抬起;然后控制器(29)再依次关断左止挡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6)、右止挡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6)和定位气缸电磁阀通电信号(38);左绝缘块(34)和右绝缘块(33)分别离开下导电极(7)的两侧,定位块(32)向后退出,成型槽张开;
(g)将成型的多丝铜线束(8)端头取出成型槽,重新执行步骤(a)~(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4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