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拉自锁伞型锚及土质边坡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394.2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展林;程永辉;饶锡保;龚壁卫;胡汉兵;胡波;周武华;宋建平;刘军;刘鸣;钟敬全;李静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伞型锚 土质 加固 方法 | ||
1.一种张拉自锁伞型锚,包括锚头(A)、连接体(B)和张拉固定端(C),锚头(A)通过连接体(B)与张拉固定端(C)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A)包括螺旋钻头(1)、与螺旋钻头(2)连接的圆柱体套筒(5),所述圆柱体套筒(5)的内腔安装有活动拉板(2),所述圆柱体套筒(5)远离螺旋钻头(1)的一端安装有导向板(7),所述活动拉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锚钉板固定环(3),所述圆柱体套筒(5)靠近导向板(7)的侧壁上对应所述至少两个锚钉板固定环(3)设有至少两个自锁环(6),至少两个锚钉板(4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锚钉板固定环(3)连接,另一端从对应的自锁环(6)和导向板(7)之间的空间伸出圆柱体套筒(5)外,导向板(7)上安装有正旋卡口(8),拉杆(9)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拉板(2)连接,另一端从导向板(7)、正旋卡口(8)伸出后与连接体(B)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自锁伞型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板(4)的数量为4~10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自锁伞型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B)是连接锚头(A)与张拉固定端(C)的杆或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自锁伞型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B)为钢筋、钢丝、钢绞线或玻璃钢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自锁伞型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固定端(C)是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表面固定件,是进行伞型锚张拉、施加预应力并锁紧的部件,可与千斤顶连接用于施加张拉力。
6.一种土质边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张拉自锁伞型锚进行土质边坡加固,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拟加固边坡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包括单锚抗拔力、锚固深度、布置型式、间距和水平夹角;
(b)选择相应型号的上述张拉自锁伞型锚,并根据加固深度选择相应的施工机械,
(c)钻进机具就位,按设计方向预先钻孔或直接利用带有连接体(B)的锚头(A)钻进;按加固方案将伞型锚的锚头(A)钻至预定位置,并通过反转将钻进装置与锚头(A)脱开;
(d)将连接体(B)与张拉固定端(C)的张拉设备连接,通过张拉设备施加张拉力进行张拉,拉杆(9)拉动活动拉板(2)上移,活动拉板(2)带动锚钉板(4)上移,在导向板(7)和锚钉板固定环(3)的控制下,锚钉板(4)向两侧展开并呈伞形打开嵌入两侧土体;在张拉设备工作时记录拉力和位移,达预定拉力后,将连接体(B)与固定件牢固连接;
(e)按照(c)、(d)两个步骤完成整个边坡所有伞型锚的施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质边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中根据加固深度选择相应的施工机械具体为:对于加固深度不大,可人工钻入伞型锚的边坡,选择人工下锚的方式;对于加固深度不大,土体强度较高,采用钻进机具下锚的方式;当加固深度较大,钻进困难时,采用预先钻孔至一定深度,然后再采用钻进机具下锚的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质边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对预先钻孔的施工方法,在锚头(A)放至预定位置后进行钻孔回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3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焦段模块化组合的长焦镜头系统
- 下一篇:竹炭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