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沟槽模板支架结构现场浇注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024.9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锋;李丰果;董子龙;王明胜;米糠德;袁新强;陈建华;刘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沟槽 模板 支架 结构 现场 浇注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公路、水电、市政等施工现场的隧道沟槽一次性现浇成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高铁是国家重点项目,任务重、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目前施工沿线各隧道施工已进入衬砌及水沟电缆槽浇注阶段。开工前期,未对水沟电缆槽施工工法做硬性规定,只对结构物尺寸、外观、线性等提出了质量要求。由于工期紧,各单位都力求加快施工进度,且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无统一的工法规定,各施工单位在水沟电缆槽施工中应用工法各异,所配套加工的模板和支架形式多样。模板主要采用木模和组合钢模,其弊端是每一模完成后都必须将模板拆散后重新定位拼装。由于施工工法不合理,不但增加劳动强度,而且存在定位及线性控制不好的弊端,导致浇注完成后砼外观出现线度差、错台等质量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隧道沟槽施工工法,该工法能够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解决传统工法砼表面质量差的弊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主要思路是:简单、快捷的使用已组装好的模板进行支架的定位、模板组固定及支撑,进行沟槽混凝土的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按测量中线和高程进行预埋钢筋、调整校正,安装钢筋网;
b)、沟槽支架组装
模板支架整体移动到位后楔紧模板支架行走轮,通过多组调节丝杆及限位垫板,将模板组定位于模板支架上横梁上;通过调节螺母,调整调节丝杆旋合后长度及调整限位垫板,实现模板组前后、内外、上下多角度的调节;外侧模板通过上下两根模板连接梁调直模板上下端口,通过斜撑丝杆调节定位,以确保线性平直;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c)、沟槽支架进行定位调节
第一是高程控制,第二是平面位置控制;
高程控制:通过水准仪沟槽设计高程按要求间距测设在左右边墙上,挂线检查,如有偏差即通过调节丝杆进行调节,使沟槽顶面满足设计要求,调节到位后用调节螺母及限位垫板锁死避免模板位移;
平面位置控制:通过全站仪或经纬仪将沟槽中线按要求间距布设在铺底面上,通过丝杆调节、轮系定位,使沟槽线性满足设计要求;
d)、砼浇筑、养护
e)、脱模
依次松脱下端调节螺母,调节上端调节螺母进行脱模作业,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对模板组进行脱模。
进一步的,还包括模板脱模完成后,移动支架到下一组沟槽施工位置,对沟槽支架进行检查维护,紧固松动螺栓,清理掉调节丝杆及模板接缝处多余的砼的步骤。
进一步的,还包括脱模后的沟槽表面成型修整的步骤。
进一步的,b)步骤中,模板组拼装时调节模板接缝错台不得大于0.5mm。
进一步的,b)步骤中,模板组模板使用前需涂脱模剂。
进一步的,d)步骤中,砼按分层浇注进行,浇注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或由两端向中部依序进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使用隧道整体移动式沟槽模板支架结构,具有关、立模速度快,脱模便利,节省人力,确保施工质量,成形循环周期短的特点。
2、沟槽支架组装后通过高程控制及平面位置控制定位调节,保证了支架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工法砼表面质量差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无砟轨道上设置模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模板支架的侧面图;
图3是在模板支架上装置模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板支架上装置模板组后的侧面图;
图5是模板支架上装置模板组的透视图;
图6是砼浇筑、养护后,模板组脱模后无砟轨道上形成的水沟、电缆槽结构示意图;
图7是移动支架模板施工与传统方法施工的单循环工时对比柱状图;
图8是移动支架模板施工与传统方法施工的每100m工时及工费对比柱状图;
图中:1-无碴轨道;2-模板支架;3-上横梁;4-调节丝杆;5-调节螺母;6-限位垫板;7-斜撑丝杆;8-模板连接梁;9-砼;10-模板组;11-外侧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进一步说明,本示例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工程概况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站前工程GGTJ-2标第第二项目部段内有三座隧道(何家庄隧道、南开寨隧道、三都隧道),其中三都隧道位全长14.62公里,是全线最长的隧道之一,分进口、横洞和出口三个作业工点组织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缸变输入压力油路结构
- 下一篇:带有止转装置的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