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成药配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300.X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东华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8100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成药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成品药配制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中药成药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医中药的应用传统由来已久,且其已经有成熟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1)在诊病并开出药方之后,病患必须花费至少数小时的时间才能通过抓药、熬制等程序获得药品,对疾病的治疗不够及时;2)因为病患及家属自己熬制药品容易造成药品质量不均,同时因为病患需要自己购置药品熬制等设备并进行设备操作,浪费人力物力,不环保,在医药使用方面的社会总成本必然明显提高;3)不利于形成标准,不利于工业化、信息化,不利于医疗卫生监督监管部门监督管理;4)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中药成药配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纳入到新的中医中药供应模式中,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中药成药配置方法。
本发明一种中药成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种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半成品药品为原料,按照药方的成分和含量要求采用勾兑的方式配置成药。
本发明所述中药成药配置方法中,作为原料的药物的计量单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原料药的包装单位具体为药方中可用最小含量单位的1~50倍。这可以用现有技术中的中的种种药方对照此模式的适应性修改应用来理解。具体药方举例暂不赘述。
本发明所述中药成药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成药配置方法中,作为原料的药物的最小含量单位是由1克或者一钱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
与本发明密切相关的一种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由下述部分组成:
主控制器1、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其中:主控制器1分别连接着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和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和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分别连接着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医患在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现场或者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通过网络方式与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建立联系,获得疾病信息和药方;医患根据其所获得的药方在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获得药物,并支付费用;
所述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具体包括有下述几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脉象仪、体温计、图像采集装置、化学成分分析仪、心电图机、胸透设备。
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优选还包括下述内容:
所述医药制备与供给系统中,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按照主控制器1的原料采购计划采购药品原料,并制备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种典型成分匹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销售后将所收款项交予主控制器1支配。
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接受主控制器1的监督和管理,从主控制器1获取相应的报酬。
所述药物为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
所述药物的计量单位按照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包装单位具体为最小含量单位的1~50倍;所述最小含量单位是由1克中药生药制备得到的药剂所对应的药品含量。
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通过网络借助于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与医患建立联系,并进行疾病验证确认工作,最终给出诊断书并开出药方。
所述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与医患联系的全过程都在主控制器1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同时,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从主控制器1获得报酬。
所述原料药采购由主控制器1负责或者在主控制器1的控制与监督下由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负责;
医患提供给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的款项由主控制器1收缴后再分配给下述各部分之一或其组合: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本地医疗辅助模块4。
所述主控制器1通过网络监控和本地抽检方式监控疾病验证确认模块3。
所述药品制备供给控制模块2又具体分为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和成品药销售模块202;
其中:原料药加工制备模块201负责对原料药按照要求加工成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药品剂型为液态水剂;
成品药销售模块202负责根据医患提供的疾病信息和药方向医患提供小剂量可组配的单一成分中药制品或者常用的2~40种典型中药制品组配后的包装产品;同时收取报酬并上交给主控制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东华,未经刘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