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存储的电子试题存储管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001.6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Q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存储 电子 试题 管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电子试卷存储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云存储的接口之上。
(二)背景技术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成为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试题库系统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有利工具,一个设计优良的试题库系统将极大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减轻教师出题、阅卷等繁重的工作量。
现在高校使用现在计算机技术,将大量纸质试卷转化为可存储在计算机上的电子资源,方便了试卷的永久性存储,但是,作为文档资料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试卷资料历史存留量大,而且每年不断增加,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储存、管理,一直是各学校所面临的难题。现在电子考试试题多从题库中选取不同的题目组成,并且考试资源具有定题、定向的特性,试题答案具有唯一性,造成了学生电子试题的存储积压了大量重复数据,严重浪费了存储空间。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发现,校园内电子试卷的存储的主要问题在于大量数据的重复存储而造成的存储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同时,电子试题答案唯一性,将学生的试题答案多份重复存储也造成了存储资源的浪费。针对此问题,本方法为试题库建立索引表,仅在数据库中存储一张试卷到题库的映射表便可完成一份试卷的存储,在存储学生答题时,将学生答题与标准答案对比,将错误答题存储,仅在数据库中存储一张错误试题到存储位置的索引完成一份试题的记录,从而降低了电子试卷的存储空间。
现有的校内试题档案存储在现有的校园服务器中,随着试题量的增加,学校需要花大量的资金在基础建设上,运营成本高。而云存储架构提供了具有自我维护和管理功能的虚拟计算机环境,是大的存储集群,为信息资源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利用云存储中的管理功能实现校园数据云存储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校园资源系统的运维成本。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试卷存储方法,减轻电子试卷存储所带来的巨大存储压力。该方法将使题库存放在云存储中,为题库中的题目建立索引表,使用映射来完成一份电子试卷的记录。在存储学生答题时,仅存储错误答案,使用一个错误答题索引表来完成一份学生答题的记录。
针对上述目的,基于云存储的电子试题存储管理方法将校园的电子题库与标准电子答案存放在云存储中存储,为每年的电子试题和学生的答题记录与存储的题库建立映射,减少重复数据的存储量,本方法所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校园电子试题题厍的云端存储与索引建立;根据题库索引建立每份试题与题库之间的映射;存储学生答题记录,将正确答题映射到标准答案,完成错误答题的存储与映射;
在校园考试中,教学模式固定了课程的定时、定点、定对象的特性,同科目的历年考试主要是从试题库中选取各类型的题目重组形成新的试卷,本方法首先将题库存放到云存储中,并为题库中的题目建立索引表,每份试卷只需要根据题库的索引建立映射便可完成一份试卷的形成,根据题库中题目的性质,为题库所建立的索引为:题目所属科目SS,试题类型ST(主要包括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计算),试题编号SN,由试题类型和试题编号便是一道题目的唯一标识,试题内容的云端存储位置SQ,试题的标准答案云端存储位置)SA,以此形成题库的索引表S-Index(SS,ST,SN,SQ,SA);
校园的每年试题大都从现有题库中选取题目重组形成新的试题,本方法根据题库的索引表,选取题目形成新的试卷,无需存储新生成的试卷,只需为新的试卷建立映射表,将试卷的每个题目映射到存储在云存储中的题目存储位置,为新试卷所建立的映射为:试卷编号TN,作为一份试卷的唯一标识,试卷所属科目SS,试卷题目类型及试题题库编号对(ST,SN),根据试题题目类型和题目编号便可找到题目的存储位置,以此,一份试卷所需要存储的信息仅为Paper(TN,SS,ST,S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