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腔连通增压型气动隔膜泵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322.4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琴;施锦章;陈永杰;俞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浪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6 | 分类号: | F04B43/06;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增压 气动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国际专利分类中的F04B 液体变容式机械或泵技术或设备,属于泵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多腔连通增压型气动隔膜泵。
背景技术
气动隔膜泵是一种新型输送机械,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目前已形成化生产,产品质量深受好评。这种泵的主要特点是不需灌引水,既能抽送流动的液体,又能输送一些是易流动的介质,吸程高、扬程可调(0-50米)气源压力只须大于1kg/cm2即能工作,绝对防火防爆,具有潜水泵、自吸泵、杂质泵、屏蔽泵、泥浆泵的一切功能和输送机械的许多特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扬程最高只能达到70m。在现实工况中需要扬程70米以上的,就不再适用的。
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有少量相关技术方案:例如专利申请号200820094134气动隔膜泵,由进气装置、左右对称的隔膜室、换气装置、进出口及进出口通道间的止回阀组成,其中左右对称的隔膜室由两片隔膜和中间泵体组成,主要是换气阀与进气装置设置在一起,连接在中间泵体的一侧,减小了中间泵体的体积,拔杆通过设在中间泵体上的孔联接限位轴和换气阀,拔杆上的弹簧及三角形斜面使换气阀可靠动作,工作中不会意外停机,并且拆开进气装置就可以维修换气阀和拔杆部分,无需拆开整泵。
试图通过增大气室容积提高扬程从理论上说是较不经济的而且不易实现,而现有气动隔膜泵尚未有增压技术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腔连通增压型气动隔膜泵,在气源压力保持不变下,使扬程高于70米。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措施在于:泵体由两只立柱分别从两端竖向连接平行安置的上联管和下联管构成外部结构,在两侧之间立柱之间安装依次安装3-8个腔体,这些腔体中中分别安装膜片,各膜片分别将这些腔体隔离为独立的内腔,中心轴平行与上联管和下联管,中心轴横穿这些腔体并分别固定连接各膜片,在泵体上安装气阀体,气阀体有外连的进气口,各腔体同向侧内腔间通过软管连通或者直接接通进气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有连通管导通的多腔增压结构,保持气源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相当于气缸活塞截面放大若干倍,增压效果好,显著提高扬程,实现了高扬程的同时,节约气源压力,满足现实工况高扬程的场合,并成功的解决气动隔膜泵低扬程的问题,起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前腔体1,中腔体2,后腔体3,软管4,中心轴5,气阀体6,膜片7,内夹板8,立柱9,连接板10,轴套11,上联管12,介质出口13,进气口14,介质入口15,下联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采用有连通管导通的多腔增压结构,保持气源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相当于气缸活塞截面放大若干倍。按照帕斯卡原理,作用力等于压强与截面积的乘积,大面积的活塞推动液压部分的小面积活塞,从而产生更高的液压输出压力,实现增压和提高扬程的目的。
具体包括,泵体由两只立柱9分别从两端竖向连接平行安置的上联管12和下联管16构成外部结构,在两侧之间立柱9之间安装依次安装3-8个腔体,这些腔体中中分别安装膜片7,各膜片7分别将这些腔体隔离为独立的内腔,中心轴5平行与上联管12和下联管16,中心轴5横穿这些腔体并分别固定连接各膜片7,在泵体上安装气阀体6,气阀体6有外连的进气口14,各腔体同向侧内腔间通过软管4连通或者直接接通进气口1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在设置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三个腔体的条件下,实现增压:
泵体由两只立柱9分别从两端竖向连接平行安置的上联管12和下联管16构成外部结构,在两侧之间立柱9之间安装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中分别安装膜片7,各膜片7分别将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隔离为独立的内腔,中心轴5平行与上联管12和下联管16,中心轴5横穿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并分别固定链接各膜片7,在中腔体2和后腔体3连接相邻位置安装气阀体6,气阀体6有外连的进气口14,前腔体1和中腔体2同向侧内腔间通过软管4连通。
前腔体1、中腔体2和后腔体3相邻部分安装内夹板8,各内夹板8上分别安装轴套11,中心轴5穿过各轴套11。
中心轴5通过各连接板10分别与各膜片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浪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江浪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加工机刀库刀套定位机构
- 下一篇:具有旋转承接平台的承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