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24.0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押切正浩;森井利幸;山梨智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L19/02 | 分类号: | G10L19/02;G10L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装置 方法 | ||
1.解码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层编码数据和第二层编码数据,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是在编码装置中对输入信号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是在所述编码装置中对将第一层残差信号变换到频域而计算出的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第一层残差信号是在所述编码装置中对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所得到的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之间的差的信号;
第一层解码单元,对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生成第一层解码信号;
第二层解码单元,对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生成第一层解码误差变换系数;
时域变换单元,将所述第一层解码误差变换系数变换到时域而生成第一解码误差信号;以及
加法单元,将所述第一层解码信号和第一层解码误差信号相加而生成解码信号,
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包含第一形状编码信息和第一增益编码信息,
所述第一形状编码信息根据第一形状向量的多个脉冲的位置求出,所述第一形状向量是对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的一部分的频带,将脉冲配置在振幅值大的多个变换系数的位置而生成的,
所述第一增益编码信息是对由多个目标增益构成的一个增益向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目标增益是将所述第一形状向量分割为多个子带、将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的所述一部分的频带分割为多个子带、并对于所述多个子带的每个子带利用所述第一形状向量和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计算出来的。
2.解码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第一层编码数据和第二层编码数据,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是在编码装置中对输入信号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是在所述编码装置中对将第一层残差信号变换到频域而计算出的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第一层残差信号是在所述编码装置中对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所得到的信号与所述输入信号之间的差的信号;
第一层解码步骤,对所述第一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生成第一层解码信号;
第二层解码步骤,对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而生成第一层解码误差变换系数;
时域变换步骤,将所述第一层解码误差变换系数变换到时域而生成第一解码误差信号;以及
加法步骤,将所述第一层解码信号和第一层解码误差信号相加而生成解码信号,
所述第二层编码数据包含第一形状编码信息和第一增益编码信息,
所述第一形状编码信息根据第一形状向量的多个脉冲的位置求出,所述第一形状向量是对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的一部分的频带,将脉冲配置在振幅值大的多个变换系数的位置而生成的,
所述第一增益编码信息是对由多个目标增益构成的一个增益向量进行编码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目标增益是将所述第一形状向量分割为多个子带、将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的所述一部分的频带分割为多个子带、并对于所述多个子带的每个子带利用所述第一形状向量和所述第一层误差变换系数计算出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系统及电脑系统的开机方法
- 下一篇:铁尾矿的还原磁化精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