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验装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783.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年;韩红彬;徐从谦;隋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装置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装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牵引控制单元是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核心部件,价格昂贵,因此在安装到列车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功能试验、例行试验及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大体包括功能试验、绝缘耐压试验、高低温试验等,型式试验大体包括高低温试验、循环湿热试验、电源试验、绝缘耐压试验、振动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
由于电力机车生产厂商尚未提供该牵引控制单元的测试装置,目前,需要将该牵引控制单元安装到列车上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工作量大、耗时长、效率低,而且还容易因操作不当毁坏该牵引控制单元。
如何既快速又有效地完成对牵引控制单元的功能试验、例行试验及型式试验是国内外很多厂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既快速又有效地完成对电力机车牵引控制单元的试验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试验装置,包括:
用于加载检测信号的信号加载模块,所述检测信号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速度脉冲信号和故障反馈信号;
用于发送所述检测信号给牵引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牵引控制单元发送的脉冲信号和检测结果信号,并将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检测结果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的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与所述信号加载模块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检测结果信号,确定所述牵引控制单元是否存在故障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
如上述试验装置,其中,所述微处理器具体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检测结果信号,确定所述牵引控制单元是否存在故障的故障确定单元,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
用于确定所述牵引控制单元存在故障,生成故障信息并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分析处理单元,与所述故障确定单元连接。
上述试验装置还包括:
用于生成所述检测信号的检测信号模拟电路,与所述信号加载模块连接;
用于显示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检测结果信号的显示电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
如上述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显示电路具体包括:
用于显示所述脉冲信号的第一显示单元;
用于显示所述检测结果信号的第二显示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试验系统,包括:
上述试验装置;
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试验装置发送的检测信号,发送脉冲信号和检测结果信号给所述试验装置的牵引控制单元,与所述试验装置连接。
上述系统还包括:
用于生成检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试验装置中的信号加载模块的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试验装置连接;
用于接收所述试验装置中的收发模块发送的脉冲信号和检测结果信号,并显示的显示装置,与所述试验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试验方法,包括:
加载检测信号,所述检测信号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速度脉冲信号和故障反馈信号;
发送所述检测信号给牵引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牵引控制单元发送的脉冲信号和检测结果信号;
根据所述脉冲信号和所述检测结果信号,确定所述牵引控制单元是否存在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通过对牵引控制单元加载检测信号,根据牵引控制单元反馈的脉冲信号和检测结果信号,确定牵引控制单元是否存在故障的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又有效地完成对电力机车牵引控制单元的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示试验装置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示试验装置应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
用于加载检测信号的信号加载模块11,所述检测信号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速度脉冲信号和故障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未经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