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569.4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谌丽;秦飞;艾明;傅婧;侯云静;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72/12;H04W9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确定与IP广播地址或IP多播目标地址相对应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
基站将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配置给群组中的用户设备;
基站通过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实现空中接口数据的调度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与IP广播地址或IP多播目标地址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为群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NT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配置给群组中的用户设备,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IP多播组的加入请求,确定IP多播组中的用户设备;或,基站接收网络侧实体的通知,确定IP多播组中的用户设备;
基站通过空中接口单播传输方式,将IP多播组对应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发送给该IP多播组中的每一用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采用每一用户设备各自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加扰的下行传输承载配置命令,向该用户设备发送IP多播组对应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传输承载配置命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用户面信令媒体接入控制平面控制单元MACCE或者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承载的物理层信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实现空中接口数据的调度和传输,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采用特定的群组信道,实现空中接口数据的调度和传输;
其中,所述特定的群组信道,包括:逻辑信道组控制信道GCCH、逻辑信道组业务信道GTCH和传输信道组信道GCH;所述GCCH,用于承载IP多播组的空中接口配置信息;所述GTCH,用于承载IP多播目标地址相同,且传输特性相同或传输特性属于同一范围的IP多播数据包;所述GCH,为点到多点传输信道,用于将IP多播数据传送给群组中的所有用户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特性包括:业务优先级和/或服务质量QoS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CCH和GTCH映射到所述GCH,进而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物理信道PDSCH;或者,
所述GCCH和GTCH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进而映射到下行链路共享物理信道PDSC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调度同一群组中的用户设备在同一时频资源位置接收相同的空中接口数据。
1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获取基站配置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该群组空中接口标识与IP广播地址或IP多播目标地址相对应;
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进行IP广播数据包或IP多播数据包的接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与IP广播地址或IP多播目标地址一一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组空中接口标识,为群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NTI。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获取基站配置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包括:
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得到基站配置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通过C-RNTI加扰的配置命令,得到与IP广播地址或IP多播地址对应的G-RNTI。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获取基站配置的群组空中接口标识,包括:
用户设备进入连接态,得到基站配置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用户设备利用C-RNTI作为空中接口传输标识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承载IP多播组的加入请求;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通过C-RNTI加扰的配置命令,确定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IP多播组的IP多播目标地址相对应的G-RN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5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