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眼3D投影屏幕及裸眼3D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3117.6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苏萍;马建设;张波常;夏飞鹏;赵雪江;程雪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3B21/6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投影 屏幕 系统 | ||
1.一种裸眼3D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一漫反射层;
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两侧均是由多列微凸柱透镜水平紧密排列组成,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各个微凸柱透镜均呈竖直条状且节距相等,所述节距的长度是投影仪透射到投影屏幕上的图像像素宽度的正整数倍;
所述漫反射层位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后焦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r1和r2的长度均大于所述节距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的面型均通过下述公式确定: ,其中为微凸柱透镜的顶点曲率,是以透镜长度单位为单位的径向坐标,k 为圆锥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裸眼3D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厚度,其中,和分别为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顶点曲率,和分别为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圆锥系数,t为所述节距,f为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一个面的后焦距,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一个面是指投影光线的入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前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漫反射层之间的垫圈或透明层,所述垫圈或所述透明层的厚度使得所述漫反射层位于所述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后焦面上。
6.一种裸眼3D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漫透射层、以及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
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两侧均是由多列微凸柱透镜水平紧密排列组成,且两侧的微凸柱透镜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各个微凸柱透镜均呈竖直条状且节距相等,所述节距是投影仪透射到投影屏幕上的图像像素宽度的正整数倍;
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用于将投影仪投出的带有水平视差的图像像素分开折射到漫反射层上,然后经过漫透射层的漫射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折射分别进入人的左右眼;
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后焦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前焦面均位于所述漫透射层上,所述后焦面是指远离投影仪的焦面,所述前焦面是指靠近投影仪的焦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裸眼3D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所述节距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裸眼3D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面型均通过以下公式确定:,其中为微凸柱透镜的顶点曲率,是以透镜长度单位为单位的径向坐标,k为圆锥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裸眼3D背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厚度d均需满足下述条件:,其中,和分别为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顶点曲率,和分别为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两侧的微凸柱透镜的圆锥系数,f为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一个面的后焦距或者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二个面的前焦距,所述第一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一个面和第二表面双凸微柱透镜板的第一个面均是指投影图像的入射面、第二个面均是指投影图像的出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31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