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达拉奉的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2272.6 申请日: 2012-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2552249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徐伟刚;刘书林;李昱;蔡志宇;李润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4152 分类号: A61K31/4152;A61P25/08
代理公司: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代理人: 周东萍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依达拉奉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依达拉奉预防氧惊厥的用途。

背景技术

氧惊厥又名惊厥型氧中毒或急性氧中毒,是人体吸入高分压氧气(高于200kPa)一定时间后,神经细胞兴奋性增加导致的临床表现类似癫痫大发作的一种疾病。氧惊厥多发生在潜水活动中,发作时潜水员可出现全身强直性收缩以及阵发性痉挛,意识丧失,并伴有尿便失禁,潜水员往往失去控制而引起溺水或放漂等潜水事故,严重影响潜水员安全,极大地限制了使用氧气轻潜水装具执行水下军事作战任务、水下商业性潜水作业和科学考察等活动。此外,临床高压氧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减压病、一氧化碳中毒、组织坏死和神经损伤等疾病,但也存在发生氧惊厥的风险,特别是对一些敏感者。因此,有效预防氧惊厥,最大限度地安全用氧,对军事和民用潜水作业以及临床高压氧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所能采取的预防措施相当被动,主要依靠限制吸氧的压力和时程预防氧惊厥发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分压氧的应用。

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MCI-186)是一种新型强效氧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目前正广泛用作治疗脑卒中的一线急救药物。至今未见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用于预防氧惊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缺乏有效预防氧惊厥的药物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依达拉奉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氧惊厥的药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依达拉奉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氧惊厥的药物。

所述依达拉奉的给药方式包括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所述依达拉奉药物的剂型包括注射剂。

本发明通过依达拉奉对氧惊厥首次放电潜伏期的影响实验和依达拉奉对大鼠皮层和海马中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证明,依达拉奉能显著抑制氧惊厥的发生,说明依达拉奉可以有效地预防氧惊厥,适用于开发氧惊厥的预防药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氧惊厥发病机理及依达拉奉对氧惊厥的作用机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依达拉奉对氧惊厥FED潜伏期的影响实验结果及脑电图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依达拉奉对皮层和海马组织中MDA的影响实验结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依达拉奉对皮层和海马组织中H2O2和NO的影响实验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依达拉奉对皮层和海马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Px、CAT)的影响实验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依达拉奉对皮层和海马组织中NOS的影响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寻找有效预防氧惊厥的药物,本发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依达拉奉预防氧惊厥的新用途。下面对氧惊厥的发病机理及依达拉奉的作用机理进行简要阐述(如图1所示)。

氧惊厥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但已明确氧自由基(ROS)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氧惊厥的基本发病机制可概括如下:在持续的高压氧(HBO)暴露下,脑组织内的氧分压(pO2)增高。增高的氧分压一方面引起ROS增多,超过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抗氧化能力,神经细胞遭受氧化损伤,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受到激活,兴奋性递质增多,抑制性递质减少,从而引发氧惊厥;另一方面,脑组织内的氧分压增高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增高,L-精氨酸(L-arginine)含量增高,从而导致一氧化氮(NO)含量增高。在NO的作用下,脑血管功能失调,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大,脑部的氧供增大,进一步增加脑内的氧分压,引发氧惊厥。

本发明经下述实施例证实,依达拉奉(Edv)通过清除ROS、提高抗氧化酶水平和抑制NOS活性,可以有效抑制高压氧导致的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减轻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延长氧惊厥潜伏期,从而发挥预防氧惊厥的效果。

本发明的下述实施例是在整体动物中预先给予一定量的依达拉奉,再进行氧惊厥造模,观察依达拉奉预防氧惊厥的效果,再进一步研究依达拉奉对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ROS、NO、抗氧化酶以及NOS水平的影响。

实施例1依达拉奉对氧惊厥首次放电潜伏期的影响实验

1)动物准备:健康雄性SD大鼠,购于美国比凯公司,第二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饲养至体重250±10g用于实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2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