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检修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4908.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强;吴彬;戴海平;许振宇;王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6 | 分类号: | B66B5/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检修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修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轿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滑动地设置有插棒,电梯轿厢导轨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插孔,在电梯检修时,为避免轿厢运动,检修人员会将插棒插入插孔中,实现轿厢相对于导轨的固定。由于插棒上缺少定位装置,故插棒一旦意外动作,会脱离插孔,造成电梯轿厢运动,危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插棒的意外动作使得插棒插入插孔中,这样插棒可能会被折断。进一步来说,插棒插入插孔使得在机械原理上轿厢固定不动,但是此时电梯的电气线路如安全回路是通的,这样一旦电梯意外启动,则插棒被折断,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插棒插入插孔的同时非自动复位开关被触动从而断开电梯安全回路的电梯检修安全装置,这样能避免电梯的意外启动,而且该安全装置通过插销插入滑槽两端的凹坑中实现电梯在正常运行或者检修时插棒均被定位,避免了插棒的意外动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检修安全装置,包括轿架上梁、设置在所述轿架上梁上的固定座、开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穿孔、能够滑动地穿在所述穿孔中的插棒、轿厢导轨、固定在所述轿厢导轨上的固定板、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能够供所述插棒插入的插孔,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能够在被触动后发出断开电梯安全回路信号的非自动复位开关,所述插棒上固定设置有能够触动所述非自动复位开关的触动件,所述插棒的侧向表面上开设有沿着该插棒的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能够插在所述滑槽中的插销,所述滑槽两端的槽底面均发生凹陷,形成能够供所述插销插入的凹坑,所述插销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该插销弹性回复力使得该插销稳定地插入所述滑槽或所述凹坑的弹性件,所述电梯检修安全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电梯检修安全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插棒插入所述插孔,所述触动件触动所述非自动复位开关,所述插销稳定地插在所述滑槽一端的凹坑中;当所述电梯检修安全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插棒脱离所述插孔,所述触动件与所述非自动复位开关相分离,所述插销稳定地插在所述滑槽另一端的凹坑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向上折弯,形成高于所述固定座的折弯端部,所述折弯端部、所述固定座的相对应位置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插销能够滑动地穿在所述折弯端部、所述固定座的穿孔中,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该弹簧套在所述插销上,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所述插销与所述折弯端部上。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压紧有压板,所述导轨的两侧边缘均被夹紧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销用于插入所述滑槽或所述凹坑的头部呈锥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电梯检修安全装置中,通过插销与滑槽的配合,插棒带着触动件在固定座上定向滑动,并触动非自动复位开关,立即使电梯安全回路断开,而且插棒插到固定板的插孔中,达到轿厢与导轨的相对固定,这样从机械结构和电气线路上保证了电梯不会意外启动而折断插棒,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无论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检修状态,通过插销与滑槽两端凹坑的配合都能定位插棒,使得插棒稳定地插在插孔中,或者稳定地与插孔相分离,防止了电梯运动时或检修时插棒的意外动作,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一,其中插棒脱离插孔;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二,其中插棒插在插孔中;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插棒脱离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