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2117.7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吴灵翕;王晞;黄亚医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鼻盲探 气管 插管 气流 判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尤涉涉及一种在清醒自主呼吸情况下使用的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
背景技术
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是麻醉学科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其临床意义重大,但是大多数从事麻醉专业的医疗人员都对如何判断气管导管尖端是否指向声门口或者是否在气管内感到棘手。根据教科书籍记载及以往的经验,大多数人依靠听呼吸音、观察汽雾现象、纤支镜引导、喉镜辅助等方法完成,而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几率较小,并且在县区级医院条件有限,难有纤支镜辅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的提供一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其可以判别是否有气流通过,从而了解盲探插管过程中气管导管尖端所指向的方位,以提高一次性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的几率,避免过去凭经验,靠感觉的盲点,同时造价低廉,适合医疗资源较为贫乏的县区级医院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它包括供氧呼吸回路接口端和气管导管接口端,在供氧呼吸回路接口端和气管导管接口端之间为中间段,上述三者之间形成哑铃状,所述中间段内嵌波轮。
上述的波轮具有5-7个扇叶片,叶片厚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
1、本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判别是否有气流通过,从而了解盲探插管过程中气管导管尖端所指向的方位,以提高一次性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成功的几率,避免过去凭经验,靠感觉的盲点,同时造价低廉,适合医疗资源较为贫乏的县区级医院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气流判别装置,它包括供氧呼吸回路接口端1和气管导管接口端4,在供氧呼吸回路接口端和气管导管接口端之间为中间段2,上述三者之间形成哑铃状,所述中间段内嵌波轮3。所述波轮扇叶片为金属材质,仅1-2mm厚,转动灵活,可感知呼吸动作产生的弱气流,起到指示作用。所述装置的外部为透明塑料,可方便操作者窥见内嵌波轮转动情况,并且该材质无异味,无挥发性毒物溢出,可防止患者的不适以及呼吸道损伤。
气流判别装置内嵌有可感知流动气体的波轮,当有气体通过时波轮转动,使用者便可得知。操作者在做清醒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操作时,将所述判别装置衔接与气管导管尾端呼吸回路接口端,由于患者处于自主呼吸状态,每次呼吸均可产生气体的流动,而这种气体的流动通过所述判别装置内嵌的波轮结构时便可带动波轮的转动,则可知道气管导管尖端指向声门或气管开口。由于所述波轮的转动特性,当操作者进行过程中没有看见波轮的转动,则说明气管导管尖端所指向的部位偏离声门或者气管开口,导管内无气流通过,因此不会产生波轮的转动,从而实现清醒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指导作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导管接口端4衔接与气管导管尾端呼吸回路接口端,由于患者处于自主呼吸状态,每次呼吸均可产生气体的流动,而这种气体的流动通过所述判别装置内嵌的波轮3时便可带动波轮的转动,则可知道气管导管尖端指向声门或气管开口。由于所述波轮的转动特性,当操作者进行过程中没有看见波轮的转动,则说明气管导管尖端所指向的部位偏离声门或者气管开口,导管内无气流通过,因此不会产生波轮的转动,从而实现清醒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上述实施方式时,判别装置供养呼吸回路接口端1是否与麻醉机呼吸回路螺纹管连接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操作者自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2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饰件生产用模具
- 下一篇:光触媒空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