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1311.6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旺;林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7/08 | 分类号: | D05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彩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针六线 缝纫机 调整 式送布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特别涉及一种于四针六线缝纫机车缝两块布料时进行送布的调整式送布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准提高,使得外表穿着合宜逐渐受到重视,造成人们崇尚流行与时尚;因此,纺织工业技术成熟及材料科技的发展,配合服装设计师多样复杂的设计,当然车缝方法亦必须跟着进步。
一般四针六线缝纫机在进行车缝作业时,主要是通过前送布齿与后送布齿推送布料,且织针连动纱线上下往复运动,逐渐完成车缝作业,而前述的送布齿结构可参见图1所示,其中,前送布齿51设置于一第一作动臂50上,而后送布齿61设置于一第二作动臂60上,该前送布齿51与该后送布齿61分别受该第一作动臂50与该第二作动臂60以不同的作动时序驱动,因此,在车缝两块布料时,可将两块布料前后拉伸,如此一来,车缝后布料才能达到平整而无波浪状。但是,当两块布料厚度不同时,如图2所示,两块布料在前、后送布齿51、61上势必一边高一边低,造成两块布料前进的速度不同,而大大影响车缝的品质。
另外,请再参阅中国台湾第M401019号专利案所示,该专利案揭露一种缝纫机的双差动独立送布机构的送布齿结构,特别是该送布机构中的第二送布齿的前、后送布齿段底缘,分别突设有固定片,并穿设有调整孔,以固定螺丝穿经该调整孔后,锁接于该第二杆臂的侧壁,使该第二送布齿的前、后端皆受固定螺丝的固定及支撑,因而使该前、后送布齿段各自受到坚固的支撑,以避免纵长的第二送布齿因长期受压,发生疲劳而产生变形或断裂。但是,该专利案仅能提供两块布料以相同速度推送而进行车缝,前、后送布齿分别设置在同一杆臂上,同时受此杆臂驱动,车缝后布料容易产生波浪或皱折,影响衣物的美观。
由此可见,目前应用于四针六线缝纫机上的送布齿结构都无法提供较佳的车缝品质,实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以改善上述缺失,使两块布料车缝后不但可达到平整,更可以相同速度稳定地车缝。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及一第二作动臂,该第一作动臂与该第二作动臂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与一后送布单元,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该前送布单元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作动臂的第一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送布齿的第二送布齿,而该后送布单元则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二作动臂的第三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三送布齿的第四送布齿,通过该第一送布齿、第二送布齿、第三送布齿和第四送布齿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送布单元和后送布单元前后左右的高度。
进一步地,该第一作动臂设有一第一结合槽,且该第一送布齿设有一上下滑动于该第一结合槽的第一结合块。
进一步地,该第一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一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
进一步地,该第一送布齿设有一第二结合槽,且该第二送布齿设有一于该第二结合槽上下滑动的第二结合块。
进一步地,该第二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二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
进一步地,该第二作动臂设有一第三结合块,且该第三送布齿设有一供该第三结合块上下滑动的第三结合槽。
进一步地,该第三结合块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三结合槽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
进一步地,该第三送布齿设有一第四结合槽,且该第四送布齿设有一上下滑动于该第四结合槽的第四结合块。
进一步地,该第四结合槽设有一结合孔,而该第四结合块相应设有一长形孔,并以一螺丝穿设锁固。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该缝纫机具有并排设置的一第一作动臂及一第二作动臂,该第一作动臂与该第二作动臂分别设有一前送布单元与一后送布单元,以推动布料进行车缝,其中,该前送布单元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作动臂的第一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一送布齿的第二送布齿,而该后送布单元则具有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二作动臂的第三送布齿,以及一可上下移动地接设于该第三送布齿的第四送布齿,通过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送布齿的上下移动,以调整该前送布单元和后送布单元前后左右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不但可提高车缝作业的效率,更增加车缝后布料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送布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离线处理生产线
- 下一篇:浸渍型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