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面板结构及车载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76015.5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6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结构 车载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面板结构及车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GPS、出租车计价器、视频播放器、公交报站器等车载终端设备被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汽车中。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终端设备上通常设置有电源按钮,用户通过按动电源按钮驱动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弹簧开关闭合或断开。现有技术中车载终端设备的电源按钮通常设置在前面板上,车载终端设备中电路板上的弹簧开关位于电源按钮的一侧,用户通过按压电源按钮,由电源按钮推动弹簧开关实现闭合或断开。由上可知,在用户按压电源按钮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用力过大容易出现将电路板上的弹簧开关按坏,导致车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面板结构及车载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的缺陷,实现通过前面板结构提高车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面板结构,包括前面板和按钮,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还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按钮的中部设置有裙边结构,所述按钮的前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按钮的后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裙边结构位于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前面板之间,所述定位片固设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面板结构,通过在前面板的背面设置定位片,使按钮限制在定位片与前面板之间,从而有效的限定了按钮的移动范围,避免出现因用户对按钮施加较大压力而将弹簧开关压坏的现象,实现通过前面板结构提高了车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按钮被定位片限制在定位片与前面板形成的空间中,在车载终端设备进行装配过程中,避免按钮在装配过程中从前面板上脱落,从而方便车载终端设备的装配。
如上所述的前面板结构,为了防止按钮在第一安装孔中转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裙边结构设置有直边,所述直边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前面板结构,所述定位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如上所述的前面板结构,所述按钮的前端面设置有标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包括外壳和弹簧开关,还包括前面板结构;所述前面板结构包括前面板和按钮,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按钮的中部设置有裙边结构,所述按钮的前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按钮的后端部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裙边结构位于所述定位片与所述前面板之间,所述定位片固设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所述前面板结构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弹簧开关与所述按钮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在前面板的背面设置定位片,使按钮限制在定位片与前面板之间,从而有效的限定了按钮的移动范围,避免出现因用户对按钮施加较大压力而将弹簧开关压坏的现象,实现通过前面板结构提高了车载终端设备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按钮被定位片限制在定位片与前面板形成的空间中,在车载终端设备进行装配过程中,避免按钮在装配过程中从前面板上脱落,从而方便车载终端设备的装配。
如上所述的车载终端设备,所述前面板的背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裙边结构设置有直边,所述直边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车载终端设备,所述定位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如上所述的车载终端设备,所述按钮的前端面设置有标识。
如上所述的车载终端设备,所述弹簧开关抵靠在所述按钮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面板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面板结构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面板结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设备实施例中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76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锆义齿的渐变染色工艺
- 下一篇:生产模制体的方法及模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