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1738.6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柴立元;杨志辉;邓新辉;杨卫春;唐崇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生物 淋滤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方法,具体是利用菌株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特别是铅锌冶炼废渣堆放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淋滤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Hg约1.5万吨,Cu 340万吨,Pb 500万吨,Mn 1500万吨,Ni100万吨。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和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因此,治理和恢复的难度大。世界各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进行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思路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重金属仍然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试剂或微生物等方法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该方法的一个潜在弱点在于,重金属仍存在于土壤中,如果土壤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导致二次污染。另一种是通过溶解络合等方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该方法可以同时征对几种重金属,没有专一性,并且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本发明采用了第二种思路,利用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产生的代谢产物,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达到治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方法,具体是利用菌株治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淋滤修复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修复快速、且不存在二次污染。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修复方法,是将菌株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CGMCC No.5599用于淋滤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所述的菌液是经过改良察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得到的菌液,改良察氏液体培养基组成为:90g葡萄糖,1g K2HPO4,3g NaNO3,0.5g MgSO4,0.5g KCl,0.01g FeSO4,加水至1L,用0.1mol/L HCl调节培养基pH=7.0。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已配好的改良察氏液体培养基灭菌;待灭菌培养基冷却后,接种菌株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CGMCC No.5599的孢子液,培养,制备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的菌液;
(2)将重金属污染土壤风干破碎;
(3)灭菌土壤用步骤(1)得到的菌液淋滤。
步骤(1)中的孢子液是挑取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菌落,于察氏固体培养基培养以获取菌株孢子用于接种,7天后,用无菌枪头吸取无菌水冲洗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的菌落表面,制备Penicillium chrysogenum F1 107~108数量级的孢子液。
步骤(1)中取49mL已配好的改良察氏液体培养基,装入250mL锥形瓶中,置于150℃灭菌锅中灭菌30min。
步骤(1)中待灭菌培养基冷却后,接种1-2mL孢子液,置于25℃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7-8天,制备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淋滤的菌液。
步骤(2)中重金属污染土壤包括Pb、Zn、Cu和Cd污染的土壤,其含量分别不低于500mg/kg、500mg/kg、400mg/kg和1mg/kg。
步骤(2)中土壤破碎后过2mm筛,取筛下土壤置于150℃灭菌锅中灭菌30min。
步骤(3)中待修复土壤质量与菌液体积的比例为1∶20~7∶40。
步骤(3)中淋滤温度为25~30℃;淋滤速度120~150r/min;恒温,120~150r/min振荡,淋滤8~1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