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结构与应用其的伺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200.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纬;谌贵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结构 应用 伺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尤其涉及应用于伺服器机箱内的一种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脑伺服器的发展,从传统体积大又占空间的直立式伺服器,逐渐发展成将数台1U(U在伺服器领域中特指机架式伺服器的厚度,1U=4.445cm)高度的主机放置机柜统一管理的机架式伺服器(Rack Server)。
一般来说,机架式伺服器内的各伺服器单元是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柜内,基于此概念,可将整个装置伺服系统当成是一个大的机柜,而此机柜内可以安装多个可水平放置的伺服器单元的抽屉(即机箱)。这些抽屉内的伺服器单元彼此相互连接,藉以增加产生伺服器的多工性,而达到高运算的效能。
再者,在考虑制造成本前提下,通常会将机柜或机箱予以轻量化,但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及伺服器的效能,却会尽可能地在每个机箱内摆满所需要的各种构件。如此一来,这些构件的重量将会对主机板与机箱造成相当大的负荷。通常而言,这些构件的重量会使得主机板与承载的机箱沿重力方向产生变形。惟机架式伺服器的机柜,因空间的考量,并不会在每个伺服器单元之间预留太大的空间。据此,当主机板上的构件需进行维护或发生故障而需进行维修时,便会发生因构件重量造成上层机箱朝重力方向变形,而干涉到下层机箱,造成下层机箱无法开启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其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伺服器,其机箱具有抵抗因内部构件造成其变形的能力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伺服器,包括一机箱、一电路板、一支架以及多个构件。机箱具有一底壳与一上盖,其中上盖可开阖地组装至底壳。电路板配置在底壳上。支架组装在电路板与上盖之间。上盖与支架造成底壳一正向变形。构件配置在电路板上。构件的重量造成电路板与底壳一负向变形,而底壳的正向变形抵消负向变形而使底壳与电路板维持一水平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壳体结构,包括一机箱、一板件、一刚性支架以及多个构件。板件配置在机箱内。刚性支架具有一接触面。刚性支架以接触面组装至机箱内的一平面上。此接触面为非平面,以让机箱与刚性支架结合后,平面随着接触面而变形。构件配置在板件上。构件的重量造成平面变形,其中构件与刚性支架分别对平面所造成的变形,其方向彼此相反且大小相等。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壳体结构与应用其的伺服器藉由在底壳上装设支架,以让与支架结合后的底壳受支架影响而产生变形,亦即利用支架对底壳预先提供正向形变的力量,进而在此底壳足以支撑电路板因构件的重量所产生负向形变。据此,底壳与电路板能因此正向变形与负向变形相互抵消而维持水平,以达到无变形的状态,进而使伺服器的机箱得以顺利地移入或移出机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伺服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伺服器中机箱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电路板与底壳的受力与变形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上盖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吊钩卡扣于图3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支架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伺服器
100:机架
200:机箱
210:底壳
220:上盖
230:吊钩
300:电路板模组
310:电路板
320A、320B:构件
330:支架
332:本体
334A、334B、334C、334D:锁固部
A1、A2、A3:板状轮廓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H1:水平面
P1:接触面
L1:轴线
R1、R2:变形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伺服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伺服器中机箱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伺服器10包括一机架100、多个机箱200与配置在各机箱200内的一电路板模组300,各机箱200适于移入或移出机架100,以利使用者对其内的电路板模组300进行拆装或维修。在此为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以下将以单一机箱200及其内的电路板模组300作为代表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快速轧辊轴承拆装装置
- 下一篇:四辊和六辊轧机上支承辊换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