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针系统及其电针和终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9123.1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敬李;毛爱华;杨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针 系统 及其 终端 控制器 | ||
1.一种电针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电针,每个电针用于刺激一个穴位;
一个终端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针中的所有电针或者一个或多个电针的模式参数和设备参数,并向受控制的电针发送用于控制该电针运行的运行控制命令和用于传送该电针的参数的参数设置命令,
其中,每个电针包括:
输出电极,作用于皮肤表面,刺激穴位;
电池,用于给控制电路供电;
控制单元,用于从终端控制器接收所述运行控制命令和参数设置命令,并根据接收的命令控制输出电极输出脉冲电流,该脉冲电流的大小恒定为与输出电极输出的刺激强度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参数包括脉冲方式、脉冲频率、脉冲宽度、调制频率、占空比、模式输出时间、模式间歇时间、模式时间,其中,所述脉冲方式包括单脉冲和组合脉冲,所述模式为预置模式和自定义模式,
所述设备参数包括设备ID、设备日期、设备时间,
所述运行控制命令包括用于控制电针的输出与停止的命令、用于选择模式的命令、用于控制电针输出的刺激强度的命令,
所述参数设置命令包括模式参数设置命令、设备参数设置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通讯单元,用于从终端控制器接收所述运行控制命令和参数设置命令;
中央处理器,用于对从通讯单元接收的命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分别向恒流输出管理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发送控制信号,以使得恒流输出管理单元将所述恒定的脉冲电流输出到输出电极上,并使得电源管理单元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控制电池供电的开启和停止以及根据从中央处理器接收的控制信号为通讯控制单元、中央处理器和恒流输出管理单元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恒流输出管理单元,其用于根据从中央处理器接收的控制信号将所述恒定的脉冲电流输出到输出电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实时时钟,用于记录相应电针运行时的日期和时间,并对电针系统的定时开关机和相应电针的运行时间进行计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针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运行控制单元,用于在不受终端控制器的控制下独立控制电针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器中记录有受控制的电针的唯一识别码,以用于当受控制的电针开始运行时进行自动配对,以准确地向该电针发送应用于该电针的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一个用于显示电针控制界面的显示单元,在所述电针控制界面上显示所述参数,并供用户设置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将电针的运行状态和/或运行记录反馈给终端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控制器与所述电针之间的通讯为无线通讯,无线通讯方式实现包括蓝牙、红外、WIFI和其它已知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多位置无线充电适配器,用于同时为所述电针中的一个或多个电针的无线充电管理单元提供用于无线充电的能量,
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
无线充电管理单元,用于从多位置无线充电适配器接收能量,并控制电池充电电流的大小和充电状态以及充电过程中的过压、过流、过热保护,以防止电池过充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网络中心,用于与终端控制器进行通讯,以获取电针的运行状态和/或运行记录,并根据获取的运行状态和/或运行记录向终端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终端控制器对所述多个电针进行同步或异步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融海超声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1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