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法检测肌酸激酶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1140.0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173519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孙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50 分类号: C12Q1/50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王巍
地址: 200010***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检测 肌酸激酶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试剂,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试剂盒,尤其涉及一种酶法检测肌酸激酶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它可逆地催化肌酸与AT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肌酸激酶有四种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和线粒体型(MiMi)。MM型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中,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MiMi型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中。肌酸激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此酶是继转氨酶后至今临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别是在诊断心肌梗死上有较高价值。和常用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相比,有下列优点:肌酸激酶最先升高,疼痛出现后4小时肌酸激酶急剧上升,最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是目前最敏感的酶试验。因肝中肌酸激酶含量很少,心脏疾病伴有肝郁血或肝损伤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氨酶往往升高而肌酸激酶无变化,特异性较强。红细胞中此酶活力很低,溶血标本对此酶测定干扰较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小,已成为临床化学方面常用酶之一,每年全世界约进行一亿次肌酸激酶测定。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如肌酸激酶活力再次升高,往往说明心肌再次梗死。但此酶活力增高持续时间短,2~4天后就可恢复正常。所以如用此酶诊断心肌梗死,一定要注意病程时间。发病时间较长的病例,应测定能较长维持增高的酶活力的乳酸脱氢酶,此时肌酸激酶活性正常并不能否定心肌梗死诊断。另一方面,肌酸激酶可用于肌肉疾病诊断。在Duchenne肌萎缩患者血中,肌酸激酶极度增高,甚至可高出正常值上限50倍,而后随病程延长下降。此病是和性染色体有关的遗传病,在无症状的女性,隐性携带者约75%肌酸激酶也高于正常。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肌萎缩患者肌酸激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用于区别继发性肌病如神经性或废用性肌萎缩,此时肌酸激酶活力往往正常。此外,肌酸激酶还可用于脑疾病诊断。高肌酸激酶活力常见于发作性癫痫、破伤风。肌酸激酶增高也见于器质性神经疾病,如脑梗死、脑膜炎和脑炎等。

肌酸激酶检测方法:

由于肌酸激酶的巯基很容易失活,检测时候要用带巯基的物质来激活巯基,常用的物质有N-乙酰半胱氨酸,巯基乙醇,硫代甘油等。但是巯基在试剂中极不稳定,很容易失活。需要用很多方法来保护巯基。

专利文献报道了很多稳定巯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充氮气,加巯基保护剂等,但是还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稳定肌酸激酶的巯基,提高试剂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酶法检测肌酸激酶试剂盒,该试剂盒由下列试剂1和试剂2,按4份∶1份的比例组成:

试剂1:(1L)(试剂体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

去离子水加至1L。

试剂2:(1L)(试剂体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

去离子水加至1L。

本发明检测肌酸激酶试剂盒,在使用时,试剂1(200微升)加检测样本后(10微升),再加入50微升试剂2,即可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肌酸激酶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制备试剂1:(1L)(试剂体积)

(1)先向容器内加入为总量80%的去离子水;

(2)依次加入咪唑、醋酸镁、N-乙酰半胱氨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叠氮钠、辅酶I、岩藻糖、D-葡萄糖;

(3)加入己糖激酶;

(4)最后加入剩余量的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L混合均匀,即得;

(二)制备试剂2:(1L)(试剂体积)

向容器内依次加入咪唑、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单磷酸腺苷、二钠盐

二磷酸腺苷,一钾盐、二(5-腺苷)五磷酸,锂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磷酸肌酸叠氮钠,去离子水加至总体积为1L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试验,在试剂盒中加入了巯基保护剂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丙醇,比现有的的保护剂乙二胺四乙酸稳定性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1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