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及其制作与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21000.5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1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平;张凯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电磁 能量 耦合 转换器 及其 制作 应用 方法 | ||
1.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包括高频屏蔽膜(1)、耦合接收线圈(2)、接收电路板(3)、+-电极触点(4)和接收板外罩(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耦合接收线圈(2)粘合在高频屏蔽膜(1)上面成为一体,线圈引出线接入接收电路板(3)输入端,从接收电路板输出端引出的+-电极触点(4)安装在接收板外罩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高频屏蔽膜(1)采用日本进口无线充电专用高频电磁屏蔽膜,厚度0.1-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耦合接收线圈(2)采用0.1×6mm多股漆包线绕制成圆形或椭圆形空心线圈,直径10-40mm,圈数8-20圈,电感量10-20微亨,或采用单股漆包线和柔性电路板制作均可,线圈厚度不超过0.3mm,工作频率在20KC-20MC之间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接收电路板(3)采用长25-40mm,宽4-5mm的印刷电路基板制作,基板厚度0.1-0.5mm,安装电子元件后整体厚度1.5-2mm,电路部分包括谐振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和充电管理芯片电路所组成,采用MIC37102YM型号的无线充电专用管理芯片或其它型号功能相同的集成电路芯片调控充电过程,将感应的高频电磁波转换为稳定的4.2V直流电压输出,提供给手机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电极触点(4)采用弯曲镀金铜片制作,前后端凸起,两面尺寸与排列方式与手机锂电池电极均相同,安装在接收板外罩(5)的前端,用于手机电池与手机电极之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板外罩(5)采用塑材制作,壁厚0.2mm,罩在接收电路板外面,起到保护与支撑接收电路板(3)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1:将高频屏蔽膜(1)裁成长宽与所用手机锂电池长宽尺寸相对应的小方块,用双面胶在其表面粘合耦合接收线圈(2),线圈接头焊接在接收电路板(3)对应输入端焊盘上面,然后把接收电路板(3)输出端焊接+-电极触点(4),将+-电极触点(4)安装在接收板外罩(5)外面,其安装位置与手机电极触点位置相对应,扣上接收板外罩,点502快干胶封固,完成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的制作;制作方法2:用双面胶将高频屏蔽膜(1)粘合在锂电池(6)表面,接收电路板(3)放入锂电池(6)保护电板空间内,与锂电池(6)原有的保护电板层叠排列在一起,接收电路板(3)+-极输出端直接与锂电池(6)保护电板+-极输出端焊接在一起,扣上保护外罩,制作成带无线感应充电功能的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10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楼板内预埋穿楼板管线的套管
- 下一篇:一种组合管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