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回风换热器与扩散塔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5401.1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牛永胜;王建学;裴伟;荣金利;李丹一;李锋;颜美英;卢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回风 换热器 扩散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煤矿矿井回风源废热回收利用系统中,用于连接矿井回风换热器与扩散塔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矿通过传统燃煤锅炉提供热源,以满足煤矿工业广场地面建筑的供暖、井筒防冻以及职工浴室生活热水等。这种传统的供热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煤炭,而且煤炭燃烧时还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威胁人体健康。为响应我国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号召,如何实现煤矿现有废热资源的余热回收利用以替换传统供热方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矿井回风源的温度、湿度一年四季基本保持恒定,并且回风量大,因此,我国大部分煤矿采用矿井回风源余热利用系统对矿井回风源中蕴藏的大量低温热能回收利用,给煤矿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热量。但是,现有的矿井回风源余热利用系统大都针对倾斜式扩散塔设计。而对于一些煤矿中倒锥形的矿井回风扩散塔,直接安装现有的矿井回风源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困难,不利于矿井回风源余热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扩散塔特别是倒锥形扩散塔,引导矿井回风进入矿井回风换热器,减少热量损失,实现矿井回风源废热高效回收利用的矿井回风换热器与扩散塔的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回风换热器与扩散塔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风道壳体和一设置在风道壳体外部的支撑固定装置,风道壳体由一进风口风道弯头,一水平风道和一出风口风道弯头连接而成;其中,进风口风道弯头的底部设置有一进风口,进风口通过一软连接与一设置在矿井通风机房上的扩散塔的顶部出口连接;水平风道的内表面底部靠近出风口风道弯头的一端设置有挡水装置;出风口风道弯头的顶部设置一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一矿井回风换热器;在矿井回风换热器的下方,出风口风道弯头的底部设置有一集水槽,集水槽连接集水管道,集水管道连接至一在煤矿矿井回风源废热回收利用系统中配套使用的集水池。
上述扩散塔为倒锥形扩散塔。
上述风道壳体采用钢板材质制成,风道壳体外层为一橡塑海绵保温层。
上述挡水装置由若干凸起的挡水板串联构成。
上述支撑固定装置为钢桁架,钢桁架彼此能够通过水平支撑以及纵向支撑连接为一体式的空间钢桁架。
上述风道壳体的出风口风道弯头的下方设置一用于接地支撑的承重柱。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用于连接扩散塔,特别是倒锥形扩散塔与矿井回风换热器,解决了倒锥形扩散塔难以安装现有矿井回风源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难题。2、本发明的风道壳体内部做防腐、防水、防锈处理,外部设置有橡塑海绵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少矿井回风源热量散失,实现矿井回风源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3、本发明采用钢衍架支撑固定,安全坚固,结构设计巧妙,寿命长,便于维护维修,可以广泛用于矿井回风的废热回收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般的矿井通风机房01上设置有两个扩散塔02,每个扩散塔02的顶部均通过本发明连接至一矿井回风换热器03。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风道壳体1和一设置在风道壳体1外部的支撑固定装置2,风道壳体1由一进风口风道弯头3,一水平风道4和一出风口风道弯头5连接而成。其中,进风口风道弯头3的底部设置有一进风口6,进风口6通过一软连接7与一设置在矿井通风机房01上的扩散塔02的顶部出口连接,扩散塔02可以是倾斜式或倒锥形等多种形式,图中以倒锥形为例。水平风道4的内表面底部靠近出风口风道弯头5的一端设置有挡水装置8,用于防止喷淋水雾流入扩散塔02中。出风口风道弯头5的顶部设置有一出风口9,出风口9上部设置有一矿井回风换热器03;在矿井回风换热器03的下方,出风口风道弯头5的底部设置有一集水槽10,集水槽10连接集水管道04,集水管道04连接至一在煤矿矿井回风源废热回收利用系统中配套使用的集水池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