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04540.2 申请日: 2011-12-07
公开(公告)号: CN10251574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谭强强;徐宇兴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4B35/453 分类号: C04B35/453;C04B35/622;C04B35/64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陈慧珍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锌 压敏电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压敏电阻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敏电阻是在一定电流电压范围内电阻值随电压而变,或者是说“电阻值对电压敏感”的阻器。英文名称叫“Voltage Dependent Resistor”简写为“VDR”,或者叫做“Varistor”。压敏电阻器的电阻体材料是半导体,所以它是半导体电阻器的一个品种。现在大量使用的“氧化锌”(ZnO)压敏电阻器,它的主体材料有二价元素(Zn)和六价元素氧(O)所构成。所以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一种“II-VI族氧化物半导体”。

氧化锌压敏电阻器自1968年问世以来,以其优越的非线性导电特性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被普遍用作线路、设备及元器件的过电压保护和浪涌吸收元件,创造了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就。

传统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大多是将微米级的ZnO主料、Mn、Co、Cr、Bi、Sb等的氧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量并球磨,最后在1100℃~1500℃的高温下烧结而成。例如CN 101613199A涉及一种高性能氧化锌复合陶瓷压敏电阻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子陶瓷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所述陶瓷以氧化锌为主相,采用氧化镨为非线性肇始相,并采用少量Co,Cr,Fe或W的氧化物为电位梯度和非线性增强剂,各组分摩尔百分含量如下:ZnO 80~95%,Pr6O110.01~15%,CoO 0.01~10.0%,Cr2O3 0.01~8.0%,Fe2O3 0.0~5.0%,WO3 0.0~3.0%。所述材料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混料→高能球磨→烘干→混合整粒→过筛→模压成型→烧结→被银”工艺步骤。该发明的压敏电阻材料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均匀,电位梯度E(电流密度为1mA/cm2时对应的电位梯度值)提高到570~750V/mm,非线性系数α为24~32,漏电流IL(75%E对应的电流密度值)为0.0004~0.0006mA/cm2,具有优良的综合电学性能。但是,为了获得高阻抗的晶界层需要在1100℃~1500℃的高温下进行烧结,能耗大,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各种掺杂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使得最终获得的ZnO压敏电阻的各种电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缺乏可控性。P. Duran等利用化学法制备了纳米粉,在两段烧结温度900℃和825℃下制备了电位梯度为2000V/mm的氧化锌压敏电阻(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2,206-213:1389-1392)。但是,该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难以规模化生产。CN 1273424A公开了一种纳米TiO2在制备ZnO压敏电阻中的应用,先将纳米TiO2同分散剂混合均匀,然后再加人ZnO压敏电阻的料方中,采用电子陶瓷工艺,经振磨混合、造粒成型,1260℃烧结,制成ZnO压敏电阻。纳米渗杂ZnO压敏电阻参数性能优于微米TiO2掺杂,其中,纳米掺杂的ZnO压敏电阻需要在1260℃的高温条件下烧结,这不仅会增大耗电量,而且会缩短烧结炉的适用寿命,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纳米化的氧化锌主料,纳米级的氧化物掺杂剂和微米级或/和纳米级的烧结材料,采用高能球磨技术和预烧结技术,最终获得电性能优异的新型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本发明一方面,由于部分纳米级氧化锌主料、纳米级氧化物掺杂剂和微米级或/和纳米级烧结材料的引入,大大降低了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烧结温度;另一方面,将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进行适当的预烧结,有效改善了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大电流和小电流特性。同时,通过适当改变微米级或/和纳米级烧结材料的添加比例,可以有效调控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综合电性能,并且简化了制备工艺,便于规模化生产。

所述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微米级氧化锌,纳米级氧化锌、掺杂氧化物和烧结材料混合,然后高能湿磨,预烧结,高能干磨,获得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

优选地,将制得的氧化锌压敏电阻材料压制成型后进行烧结,获得氧化锌压敏电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