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金属圆筒体的生产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690.1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埃申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B21D22/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285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金属 圆筒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模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打印机、复印机用薄壁金属圆筒体的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打印机、复印机用超薄圆筒不锈钢管膜是通过薄板素材深拉捋加工而成,其厚度要求在0.1mm以下。
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先通过初级拉伸成型出杯状素材,然后作退火处理,再经多次捋加工才能逐步造出薄片圆筒状管膜,这种捋加工成型只可生产出最小厚度约0.1mm厚的薄片圆筒状管膜,若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加工成厚度为0.1mm以下的薄片圆筒状管膜,该筒状管膜会产生直径大小偏差20μm左右,相对于厚0.1mm以下的薄片圆筒状管膜的大小,变动比例较大,不能作为精度要求高的部材生产方法,并且因为直径大小变动为20μm的话是非常大的,捋加工时在直径大小变动大的部分上发生应力集中,在其部分上产生切断或裂开。直径大小变动发生原因是由捋加工时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捋加工时圆筒的周方向上发生的面内各向异性引起的变形不均匀,面内各向异性在加工过程中,在不锈钢内部形成加工集合组织,引起在45度螺距上发生加工量不均匀的现象,变形相对量大的方位上,相对地厚度变薄。并且,变形的不均匀也会影响到圆度。特别是制造厚0.05mm以下的超薄圆筒不锈钢管膜,因为是超过35%加工率的强加工,材料的强度引起与模具的摩擦力的一方变大,圆筒底部发生破断。
其二是:与上述方法相比在捋加工时采用多级捋加工成型,但这种方法由于是在常温下进行,奥氏体不锈钢板材经初级拉伸,再经多级捋加工才生产出所需成形品,这过程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马氏体相变(即加工硬化),而马氏体具有高硬度、可塑性差的特点,导致不锈钢的加工率大大降低,加工过程也容易造成拉裂。另外,这种方法还要求在初级拉伸制成杯状素材坯料后要经4道工序(退火1工序,再拉伸3工序)才能制成最终的成形品。
其三是:现有方法首先制备出带帽缘的筒体,进行拉伸,拉伸后将管件两端切除,再保留中部管体,即得到超薄圆筒不锈钢薄膜管,此种方法会浪费很多原料,原料得不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薄壁金属圆筒体的生产模具,有效抑制了马氏体相变,制造的薄壁金属圆筒体直径偏差小,表面光滑,而且原材料利用率高,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壁金属圆筒体的生产模具,包括模具架,所述模具架设有冲头和多级冲模,每级冲模内设有加热元件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冲头内设有冷却装置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冲头还设有筒体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筒体固定装置为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连接真空泵。
进一步,所述每级冲模上设有切削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切削刀。
进一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冲头表面。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循环装置,所述冷却循环装置的循环管路紧靠所述冲头表面。
进一步,还包括冲头行程监测和控制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筒体厚度测量装置和筒体表面光滑度测量装置。
进一步,所述冲模的冲模的入模角度为6度~8度。
进一步,所述冲头冷却温度控制在-5℃~15℃,对各级冲模的加热温度控制在80℃~180℃。
进一步,所述冲头压进冲模的加工速度为50~900mm/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加工过程中,对冲头进行冷却,对冲模进行加热,利用差温加工,有效抑制了马氏体相变的产生,生产的薄壁金属圆筒体直径偏差小,提高了薄壁金属圆筒体的可塑性,而且薄壁金属圆筒体的表面光滑,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冲模部分示意图;
图2是试验材料SUS304的机械性能与温度依赖性的关系图;
图3是温度与0.2%耐力的各向异性的关系图;
图4是初级拉伸成形品壁厚测量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对应图4所示测量位置的初级拉伸成型品壁厚分布示意图;
图6是对应图4所示测量位置的各样品加工诱起马氏体变量的示意图;
图7A是再拉伸率为60%、初级拉伸率分别为2.6的壁厚分布对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埃申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埃申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6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防水保护层的高空气球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水反应制备氢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