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机盘管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8889.X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任鹏;王锐;兰刚;柏昊;朱杰明;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盘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盘管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是空调理想的末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宾馆、办公楼、医院、商住、科研机构。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内、外混合空气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
风机盘管有两管制和四管制,四管制风机盘管同时包括冷水盘管和热水盘管,每组盘管一进一回,两组水管分别接入冷水和热水,制冷和制热可以随时切换,从而使得末端设备可随时自由选择供热或供冷的运行模式,相互没有干扰,所服务的空调区域均能独立控制温度等参数,同时,其运行管理也较复杂。两管制风机盘管包括一组盘管,一进一回,与四管制风机盘管相比,使整个区域在同一时刻只能供热或供冷,但其控制方式简单。
综上,现有的风机盘管只能采用两管制或四管制,即:在同一场合只能有一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固定,无法在同一场合根据实际工况在两管制风机盘管和四管制风机盘管之间灵活切换。
针对相关技术中风机盘管的工作模式固定,不能根据实际工况灵活变换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盘管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解决风机盘管的工作模式固定,不能根据实际工况灵活变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盘管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风机盘管控制方法包括:在风机盘管上电后,检测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判断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接口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控制模式控制风机盘管,以使风机盘管工作于两管制模式;以及当接口的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第二预设控制模式控制风机盘管,以使风机盘管工作于四管制模式,其中,风机盘管为四管制风机盘管。
进一步地,在风机盘管工作于两管制模式时,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处连接有电阻,在风机盘管工作于四管制模式时,第一感温包接口处连接有感温包。
进一步地,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处电阻的阻值为1K欧。
进一步地,预设温度为100℃。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时间为5秒。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时间为3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盘管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风机盘管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在风机盘管上电后,检测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接口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第一预设控制模式控制风机盘管,以使风机盘管工作于两管制模式;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接口的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第二预设控制模式控制风机盘管,以使风机盘管工作于四管制模式,其中,风机盘管为四管制风机盘管,在对风机盘管输入两管制工作命令时,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具有第一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在对风机盘管输入四管制工作命令时,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具有第二温度。
进一步地,在风机盘管工作于两管制模式时,风机盘管的第一感温包接口处连接有电阻,在风机盘管工作于四管制模式时,第一感温包接口处连接有感温包。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
进一步地,预设条件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一感温包接口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累计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小于第一预设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盘管。
根据本发明的风机盘管为四管制风机盘管,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一种的风机盘管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8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户信息流量监控与分析系统
- 下一篇: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