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薄膜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5630.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祁华;卢群英;望月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67/02;C08G63/688;G02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薄膜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聚酯薄膜,特别是高耐热性、高折射率的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近几年,对光学用塑料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液晶显示器用面板,滤色片用保护膜,太阳电池用膜等光学用品的研究很盛行。因塑料材料易成型加工、轻便等特点而具有很广泛的用途。
光学薄膜根据其不同的用途,通常需要具有高折射率、低比重、成形性、耐热性、耐光性、耐冲击性等性能。近几年来,对这些性能的要求更加提高,各种用于光学用途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等被广泛研究。
聚酯薄膜,特别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一般具有机械强度、尺寸安定性、耐热性、光学特性、耐药品性等特性,因此被大量的用于光学薄膜。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折射率不高,限制了它的用途,提高PET薄膜的折射率,很有必要。
通常,塑料材料要做成高折射率材料时,一般根据材料的分子构造导入卤素原子、磷原子等孤对电子和不饱和基等的π电子共轭系的结构。分子构造中导入多的不饱和基团时,虽然材料的折射率能提高,但是由于热和光的作用,稳定性会变差。分子构造中导入卤素原子时,材料的折射率能提高,不过由于卤素原子的硬化使得光学材料的比重变大、透明感变差、耐冲击性变差。分子构造中导入磷原子时,磷原子导入量少时,折射率得不到提高,磷原子导入量多时,材料易变脆,且因白化而透明性不好、因吸水性向上而耐水性变差。
中国公开专利CN101955576A中通过加入联苯化合物能改善聚酯薄膜的折射率,但是加入的量较大,会影响到聚酯的其它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折射率、高耐热性的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适用于光学薄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主要是由下述式1和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酯组合物形成:
式1
式2
式中R1、R2、R3、R4均为C1~C18的脂肪烷基酯、芳香烷基酯基团等。具体的可为甲酸乙二醇酯、甲酸丙二醇酯、甲酸丁二醇酯、甲酯基二苯砜基团;其中,式1的结构单元数为共聚酯组合物的80~99mol%,式2的结构单元数为共聚酯组合物的1~20mol%;式2的结构单元数过多的话,塑料材料易硬化而不容易成形,且硬化了的材料易发生黄变,且易脆,材料的比重变大。式2的结构单元数过少的话,聚酯材料的折射率得不到提高。优选式1的结构单元数为共聚酯组合物的80~90mol%,式2的结构单元数为共聚酯组合物的10~20mol%。
本发明通过式2结构单元的添加,改善了聚酯薄膜折射率性能。式2中的S原子不但具有高的折射率,而且还具有低比重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向联苯结构中导入含硫基团,使得即使在少量添加的情况下也能达到高折射的效果。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折射率为1.7~1.85。
本发明所得聚酯薄膜玻璃化温度Tg为80~120℃,特性粘度为0.500~0.850dl/g。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可以使用现存的设备工艺,将一种和/或一种以上二元酸或其酯化物与一种和/或一种以上二元醇或其酯化物的聚酯单体、催化剂按常规配比,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后,经过缩聚反应制备而成。
酯化或酯交换过程中可以使用公知的催化剂,可以列举的由醋酸锰、醋酸钴、醋酸镁、醋酸钙等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酯化或酯交换反应达到反应率为95%或95%以上时候,转移进行缩聚反应,缩聚所用的催化剂为钛化合物、锑化合物、锗化合物、镁化合物。可用于本发明的无机锑化合物并不特别限定,且优选的化合物包括三氧化二锑,五氧化二锑等,其中优选使用三氧化二锑。
钛化合物是一种金属化合物,钛与配体形成螯合型结构,其配体为1~30的酮基、醛基、羧基或酯基。例配体可为丁二酸、己二酸、邻苯二羧酸、对苯二甲酸、乙酸乙烯酯、甲酸甲酯、丙二酸二甲酯、乙酸戊酯、苯乙酮、2-苯基丙醛、邻羟基苯甲醛、2-丁烯醛、3-苯基丙烯醛等。
以聚酯组合物的量计,聚酯合成时锑元素添加量为50~300ppm或钛元素添加量为3~20ppm。
以聚酯组合物的量计,锑化合物中锑元素(Sb)和磷化合物中磷元素(P)的摩尔比为0.05≤Sb/P≤15.5或钛化合物中钛元素(Ti)和磷化合物中磷元素(P)的摩尔比为0.008≤Ti/P≤2.6。
镁化合物是有机酸镁或无机酸镁。有机酸镁是草酸镁、丙酸镁、丙二酸镁、丁二酸镁、醋酸镁或硬脂酸镁;无机酸镁是氢氧化镁、硫酸镁或氯化镁。本发明优选的镁化合物为醋酸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5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用式羽绒风衣
- 下一篇:女性基础体温监测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