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耦合连接器及其公端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78210.0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耦合 连接器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用串行部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数据传输技术已得以广泛应用,例如,采用USB耦合连接器将电脑与打印机连接起来完成打印工作,或将可移动储存盘借助插入式USB耦合连接器插入电脑USB插孔实现数据转移。
不同技术标准的USB耦合连接器具有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例如,现行USB2.0设备能以480Mbps运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具有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应运而生。一般光纤耦合连接器通常包括公端与母端。使用时,将公端插入母端,通过母端的光学透镜与公端的光学透镜对准,即可进行公端与母端之间的光信号传输。然而,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公端通常为开放式结构,即在未使用时,公端的光学透镜处于暴露状态。因此,公端的光学透镜容易被外部环境污染,造成光信号能量的损耗,降低光传输效率。而且公端外壳内通常包括用于插入光纤的盲孔,该盲孔导向该公端的光学透镜。由于该盲孔为细长孔,因此,成型时较为困难,对应盲孔的成型模仁入子比较细长,脱模时不易拔模,甚至有可能造成盲孔偏位,盲孔偏位则造成讯号在传递时产生损失。另外,采用盲孔固定光纤,对盲孔直径的要求也很严格,如果盲孔直径过大,会造成光纤在盲孔内的不稳定位移,从而影响光纤的正位度进而影响光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公端、母端及具有该公端及母端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能够防止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公端透镜被污染,且公端构造简单,光纤固定稳定,以保证光纤传输的效率及稳定性。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公端、与该公端配合的母端、插设于该公端的多根第一光纤和插设于该母端的多根信号线,该母端包括插孔部和插入部,该多根信号线插设于该插入部,该插孔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透镜,该透镜将该外壳内部隔离形成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该公端插设于该第一插孔中,该插入部设置于该第二插孔中,该透镜用于耦合该第一光纤和信号线。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公端,其用于与光纤耦合连接器的母端耦合,该光纤耦合连接器的母端包括透镜,该公端包括相分离且可拆卸配合的本体和盖体,该本体包括承载部和形成于承载部一端的固定部,该承载部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收容槽,该固定部开设有多个收容孔,该盖体朝向该本体的端面上凸设有与该收容槽配合的多个压条,该多个第一光纤穿设于该收容孔中,且收容于该收容槽中,该压条用于抵压收容于该收容槽中的该第一光纤。
上述光纤耦合连接器,由于透镜设置于母端的插孔部内部,从而避免了透镜被外部环境污染;另外,由于用于插设第一光纤的公端由相分离且可拆卸的本体和盖体组成,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盲孔的制造,使公端的制造较为简便;而且因为本体上开设有收容槽,盖体上开设有与收容槽相配的压条,从而使收容于本体和盖体中的第一光纤较为稳定。从而保证光纤的传输效率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该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公端。
图2是图1所示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公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