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身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110378049.7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军;储昊明;庞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W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身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身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讯领域的消息中心功能日臻壮大:应用范围从短消息中心、到多媒体消息中心、再到邮件中心;并且用户也日益增多;各个运营商、盈利集团和个人利用消息中心进行促销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各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活动如火如荼;网上流动的消息量也随之成几何级数增长。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垃圾消息、恶意消息、广告消息等,而发出这些消息的集体或个人就被认为是可疑用户,甚至是黑名单用户。短时间内的大量垃圾消息能够导致运营商的运营环境瘫痪;某些恶意用户甚至利用运营商计费系统的延迟,在接近欠费时发送大量短消息,进而使运营商蒙受巨额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频繁的垃圾广告、恶意消息也会使用户烦不胜烦。
鉴于此,垃圾短消息监控系统也就应运而生,其功能主要是能根据大量的受监控的短消息来自动地发现可疑用户,进而限制可疑用户发送短消息的行为。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商用的垃圾短消息监控系统,但就其核心功能“发现可疑用户”而言,判断的依据仍然比较简单,通常都是基于监控规则来判断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消息量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监控门限,如果是,则认为该用户是可疑用户(这里预设的监控门限和单位时间的长度都是由监控规则来规定的),进而限制该可疑用户发送短消息的行为。这种监控方法的缺陷在于,仅简单的对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消息量进行计数,判断是否达到预设的门限值。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正常用户的通信需求,对于规则中的流量违规门限通常不会设置太小,这样就使得一些恶意用户,利用系统的这种特性,长时间的以较低频率持续发送垃圾短信,从而逃脱系统的监控,相应垃圾监控的查全率就会降低,查准率相应提高;同时为了应对用户的垃圾短信投诉,对于规则中的流量违规门限又要避免设置太大,以确保监控到更多的可疑用户,这样使得一些发送正常短信的用户,例如发送商贸往来、换号、出生祝福等短信的用户被误判为可疑用户,甚至黑名单用户,从而被关停短信功能,相应垃圾监控的查全率就会提高,但是查准率会相应降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捕获可疑用户的策略过于简单,查全率和查准率存在矛盾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捕获可疑用户的策略过于简单,查全率和查准率存在矛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的确定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的确定方法,包括:统计规则时长内用户发送的短消息个数是否满足流量门限;如果是,统计规则时长内该用户首次下发短消息的失败率;如果失败率满足比值监控门限,确定该用户为黑名单用户。
优选地,统计规则时长内上述用户发送的短消息个数是否满足流量门限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配置首次下发失败率的比值监控门限和至少一条监控规则;其中,监控规则包括规则时长、时间粒度和规则时长内按流量监控的流量门限,规则时长为时间粒度的整数倍。
优选地,统计规则时长内上述用户发送的短消息个数是否满足流量门限包括:当配置多条监控规则时,基于配置的各个监控规则分别对该用户发送的短消息进行计数统计。
优选地,基于配置的各个监控规则分别对上述用户发送的短消息进行计数统计包括:逐一从多个监控规则中选取一个监控规则;以时间粒度为单位,对选取的监控规则的规则时长内该用户发送的短消息个数进行计数;如果当前时间粒度内该用户的计数达到流量门限,则确定规则时长内该用户的短消息个数满足流量门限;继续选取下一个监控规则进行计数,直至多个监控规则选取完毕。
优选地,统计规则时长内上述用户首次下发短消息的失败率包括:对该用户在规则时长内发送的所有短消息数进行计算;对该用户在规则时长内所有首次下发短消息失败的次数进行计算;计算首次下发短消息失败的次数与所有短消息数的比值,将比值作为规则时长内该用户首次下发短消息的失败率。
优选地,如果失败率不满足比值监控门限,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规则时长内上述用户发送的短消息的关联信息,其中,关联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起呼频次、内容长度一致率、关键字出现频率和目的号码连续率;其中,起呼频次、内容长度一致率、关键字出现频率和目的号码连续率分别配置有一个关联门限;如果关联信息中有一个满足对应的关联门限,确定该用户为黑名单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