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远程信贷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6573.0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远程 信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远程信贷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的商业高速发展,涌现了大批的个体经营者和创业者,良好的商业环境促进了银行信贷业务(如贷款、还款等业务)的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银行的主要业务资源。现有技术中,实现信贷业务的主要方式为:首先,由用户准备充足的材料到银行营业厅与业务人员进行洽谈,并提交材料;然后等待银行审批,审批流程大约需要多个工作日的时间,时延较长;再然后,用户在审批成功之后进行贷款合同签约等手续,并进行资金周转;最后,用户根据选取的还款方式进行还款,并在还款结束后,去贷款银行进行收回抵押材料等手续。
现有实现信贷业务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信贷业务的办理需用户去银行营业厅办理,并且除了在营业时间段内办理之外其他时间不能办理,受限较大;不能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信贷业务的办理,灵活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远程信贷的方法及系统,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远程信贷。
一种实现远程信贷的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向移动信贷服务器发送远程信贷业务请求,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携带有许可申请密码ARQC密文、信贷业务信息、个人识别密码PIN密文和数字签名;
移动信贷服务器,对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之后,向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发送信贷请求,所述信贷请求中携带有ARQC密文、PIN密文和信贷业务信息;
信贷智能卡,设置有个人的银行主账号;
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信贷请求时,对所述贷款请求中的ARQC密文和PIN密文进行合法性验证,在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信贷业务信息对所述信贷智能卡对应的银行主账号进行相应的信贷业务处理。
一种实现远程信贷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向移动信贷服务器发送远程信贷业务请求,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携带有许可申请密码ARQC密文、信贷业务信息、个人识别密码PIN密文和数字签名;
移动信贷服务器对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之后,向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发送信贷请求,所述信贷请求中携带有ARQC密文、PIN密文和信贷业务信息;
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信贷请求时,对所述贷款请求中的ARQC密文和PIN密文进行合法性验证,在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信贷业务信息对信贷智能卡对应的银行主账号进行相应的信贷业务处理;所述信贷智能卡设置有个人的银行主账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向移动信贷业务服务器发送远程信贷业务请求,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携带有ARQC密文、信贷业务信息、PIN密文和数字签名;移动信贷服务器对所述远程信贷业务请求中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之后,向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发送信贷请求,所述信贷请求中携带有所述ARQC密文、PIN密文和信贷业务信息;信贷业务处理服务器对所述信贷请求中的ARQC密文和PIN密文进行合法性验证,在验证通过时,根据所述信贷业务信息对信贷智能卡对应的银行主账号进行相应的信贷业务处理。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在移动终端实现远程信贷,因此,只要在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即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信贷业务的处理,不需要用户去银行营业厅进行办理,从而不仅提高了信贷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灵活性,而且不受银行营业厅办公时间的限制,灵活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信贷业务处理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激活信贷智能卡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侧生成ARQC密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侧生成数字签名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侧生成PIN密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PIN密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信贷业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门弹簧托架
- 下一篇:金属管件自动割料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