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6429.7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宏成;罗宏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电机的冷却套。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机维持在最佳效能、并延长其使用年限,电机在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必须被适当排除。
现有技术通常会在此类电机外部加装冷却管道,并以管道中的冷却液与电机进行热交换,达到散除电机废热的目的。图1为现有的冷却管道结构图。为了配合电机构造,冷却管道以螺旋状延伸,围绕大致呈圆柱体的电机(图未示)。从图中可了解到,冷却管道在出入口附近(即图中A部分与B部分)无法确实包覆电机外部,使得热集中发生于上述两区域,降低了整体的散热效果。尽管某些现有技术能将管道延伸至完全覆盖该两区域,但由于流经该区域的流体欠缺动能,故此设计实际上对散热的帮助仍旧十分有限。除此之外,此螺旋形管道中的压降小,经由流体力学中的管道内部流场原理可推导出小的压降将对应至小的热对流系数,而小的热对流系数即为造成散热不良的一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配合电机的尺寸,冷却管道的构造上有着有限的尺寸及形态,此即意味管道散热面积及冷却液流量同样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仅有有限散热面积及流量的情况下设计出一种能够达到更佳散热效果的冷却装置,实乃目前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冷却液的流速,克服有限的管道散热面积及冷却液流量对散热效能的限制,提升冷却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一种冷却套,用以冷却一电机。该冷却套包括:一组或一组以上连续S型管道,包覆该电机,用以供冷却液流通,各连续S型管至少包括:一顺向管部及一逆向管部,分别沿平行且相反的圆周方向延伸;以及一转折部,连接于该顺向管部及逆向管部之间。
本发明通过提升冷却液的流速,克服有限的管道散热面积及冷却液流量对散热效能的限制,提升了冷却效率,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冷却管道结构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2B为将图2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3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3B为将图3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4B为将图4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5B为将图4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6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6B为将图6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7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图7B为将图7A的冷却套展开的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层冷却套的侧视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冷却套立体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冷却套;
210~顺向管部;
220~逆向管部;
230~转折部;
240~冷却液入口;
250~冷却液出口;
300~冷却套;
310~顺向管部;
320~逆向管部;
330~转折部;
340~冷却液入口;
350~冷却液出口;
400~冷却套;
410~顺向管部;
420~逆向管部;
430~转折部;
500~冷却套;
600~冷却套;
600E~连续S型管;
600I~连续S型管;
630E~转折部;
610E~顺向管部;
620E~逆向管部;
630I~转折部;
640E~冷却液入口;
640I~冷却液入口;
L~距离;
700~冷却套;
710~顺向管部;
720~逆向管部;
730~转折部;
700R~连续S型管;
700L~连续S型管;
740~冷却液入口;
800~冷却套;
L1~内层;
L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6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盗报警装置的窗口防盗网
- 下一篇:一种机柜铝合金装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