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晕放电协同催化氧化脱硝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72296.6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骆仲泱;岑可法;倪明江;吴卫红;宋浩;张涌新;徐甸;施正伦;周劲松;方梦祥;余春江;王树荣;程乐鸣;王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6;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晕 放电 协同 催化 氧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 一种直流电晕放电协同催化氧化的脱硝方法, 其特征在于:电极气在正负电极之间的高压作用下进行放电生成放电自由基,烟气中的NO在放电自由基与催化剂的作用下被部分氧化为NO2,经碱液吸收NO和NO2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以TiO2为载体以Co3O和/或MnO和/或Fe2O3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烟气经整流板分流后,烟气气流分布均匀地进入放电催化区,烟气经过喷嘴电极,进入放电和催化共同作用区,同时,电极气经主反应器的喷嘴电极生成放电自由基,放电自由基与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然后穿过多孔阴极板,之后经碱液吸收NO和NO2后排出。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直流电晕放电协同催化氧化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反应器(1)、吸收装置(8)和引风机(9),主反应器底部依次与吸收装置和引风机连接,主反应器一侧分别连接高压直流电源(2)和电极气罐(4),电极气罐与主反应器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反应器为筒体结构,其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烟道(11)和下烟道(19),筒体内部设置至少一层放电催化区,放电催化区由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整流板(17)、电极母管(13)、蜂窝陶瓷催化剂层(16)、多孔阴极板组成(15),电极母管下方设置有若干喷嘴(14),电极母管与主反应器的壳体接触部设有绝缘层(18)。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反应器内部设置两层放电催化区,放电催化区之间设置一层整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反应器与吸收装置之间连接有气体检测设备,主反应器与高压直流电源之间设有电流感应器;电极气罐的出口处设有减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反应器的壳体为不锈钢板结构,电极母管与电极气罐管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电极及电极母管由不锈钢管制成,喷嘴的长度为8~15mm,外径为3~5mm,喷嘴间距2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2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簧机送料定位组件
- 下一篇:一种镇咳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